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市民政局《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江北群團公益基金會的慈善組織職能,江北群團公益基金會積極行動,聯合共青團重慶市江北區委做好群團全民防疫工作,助力江北區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廣泛動員社會公益力量捐款捐物。目前,江北群團公益基金會收到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重慶)分所捐款1170元;收到重慶長圣醫藥有限公司捐贈的醫用酒精80件1600瓶,價值金額15520元;全部慈善款已用于購買防疫物資,所有物資已資助江北區衛健委轄屬江北區中醫院、江北區紅十字醫院等和各街鎮社區衛生服務站及社區、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的抗擊疫情工作。
除了捐贈物資,基金會理事會研究后決定采購一批總價值10000元的抗疫急需物資支援江北區一線抗疫。其中,有醫用手套10件10000只,價值2600元;84消毒液60桶1500KG,價值9000元。根據江北區衛健委轄屬江北區中醫院、江北區紅十字醫院等和各街鎮社區衛生服務站及社區、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物資差缺情況資助,并逐一配送至抗疫一線。
同時,江北團區委還積極發動志愿者充實社區志愿者隊伍,發動江北區社區“青少年之家·微型少年宮”項目的家長志愿者到社區擔任志愿者,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清潔消毒、社區排查、電話摸排及人員統計等志愿服務工作。
當然,疫情防控慈善捐贈款物信息公開工作更是要跟進。據悉,此次群團疫情防控還建立了慈善捐贈款物信息檔案,在江北群團公益基金會微信公眾號及時公布慈善捐贈收入和支出明細,管好、用好每一筆慈善款物。
工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官方動態信息,及時推送轉發,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科學應對,依法有序助力做好社區防控、信息收集、宣傳教育等工作,營造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正能量。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宋子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總能看到那些“逆行”的背影,他們默默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在這樣的一群人中,有不少是南川區防疫青年志愿者。其中,有兩位被大家稱為“最美夫妻檔”。青年志愿者楊軍和趙霞是伴侶,更是防疫志愿服務行動的戰友,“只有守護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
“晚上冷到沒?孩子們還沒有起床,你快回去睡會兒。”看到妻子趙霞熬紅的雙眼,防疫青年志愿者楊軍滿臉心疼,趕緊從趙霞手中接過登記冊,催促妻子回家休息。
楊軍和趙霞常年在外打工,一個在浙江,一個在重慶,平時聚少離多,今年春節夫妻倆回到老家團圓過節,卻因疫情不能正常復工。當夫妻二人在微信上看到南川區文明辦、團區委向全區發出的“疫情防控暖心南川”防疫志愿行動號召后,趙霞便提出去做志愿者,“疫情嚴峻,大家都在努力,暫時我們也復不了工,我們在家里也沒事做,不如我們去當志愿者,出一份力。”妻子的提議得到了楊軍和家人的大力支持。沒想到,夫妻倆都通過了報名審核,并一起加入到防疫一線G353馬鞍山檢測站,主要協助街道、交通執法、醫務工作者等工作人員做好秩序維護,引導車輛行人做好體溫監測、登記排查等工作。
楊軍說道:“因為家里有兩個老人,還有兩個孩子,所以在排班上也專門把我們倆分在了不同的班,這樣能夠輪流在家照顧家庭。”
連續四天的志愿服務,夫妻倆并沒覺得自己有多辛苦,反而是志愿服務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深深感覺到防疫時期涌現出來的社會溫情,“這段時間很多熱心市民、企業會給檢測站送來愛心物資等,接受我們檢測體溫、信息登記的司乘人員,有些也會跟我們說辛苦了。”趙霞說,大家的團結與友愛讓她做志愿者的心更加從容與堅定,“以后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保持自己做志愿者的初心。”
疫情籠罩下的南川天寒氣冷,但這些志愿者依舊不辭辛苦堅守一線、無私忘我的奉獻,卻為整座城市帶來了陣陣暖流。因為有你們充滿正能量的“小家”付出,才有了“大家”的平安穩定。在這場抗擊疫情戰斗中,無數個像他們一樣的防疫夫妻檔相信,并肩作戰是彼此最長情的守護。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吳丹通訊員趙康
隨著疫情進入吃勁階段,轄區群眾對復工復產有著強烈需求,群眾的需求在哪里,公安工作的服務就到哪里。沙區警方針對近期特種行業復工復產需求,立足職能職責,主動深入企業,開展便民利民服務,積極助力復工復產。
“太快了!太快了!”這是小何拿到旅店業特種行業許可證后說的第一句話。“我以為辦手續要很長一個流程,結果一天時間就拿到了許可證,跑得又少,辦得又快,為沙區公安點贊。”何東陽開心地補充道。
3月1日,小何懷著焦急的心情打電話到分局咨詢疫情防控期間可不可以申辦旅店業特種行業許可證以及申辦流程。原來,小何的酒店前期投入了大筆資金,但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致使他沒來得及辦理許可證,如果等到疫情結束再辦理,他擔心損失將會更大。分局治安支隊的民警迅速與小何聯系并了解相關情況,告知其疫情期間可以在網上申報辦證,還耐心指導他完成了申辦流程。3月2日下午,小何交齊資料后便順利拿到了旅店業特種行業許可證。“這下不用擔心了,疫情結束后我的酒店就可以馬上開業了,確實沒想到這么快,太給力了!”他說。
這是疫情防控期間,沙區警方為減少見面次數、縮短現場審批、辦理時間,提高服務質量,率先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的網上審批流程新舉措。據了解,這是全市首例網上審批辦證。
企業復工復產,繞不過印章證明。2月下旬,轄區眾多企業準備復產開工,印章行業能夠及時順利復工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沙區警方積極作為,主動走訪轄區各個印章公司,了解他們的復工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復工過程中出現的需求及困難。
走訪途中,轄區的新華印章公司向民警訴起了苦。公司本準備年后入駐辦證大廳,不料受疫情影響,之前的搬遷計劃不但無法順利實施,還出現了廠房配置不全、印章無法刻制等不少新的問題。民警細細詢問,將問題收集整理后,迅速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協調解決廠房配置、水電及管網設施安裝等問題,最終確保新華印章公司順利入駐。3月2日,新華印章公司負責人來到沙坪壩公安分局,為民警送來1000個防疫口罩,其負責人說:“疫情期間,除了醫護人員,你們公安民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你們還能想到為我們企業做好服務,真不容易。這些口罩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攜手共渡難關!”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張書琛通訊員彭濤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