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0.03.19期 >
A02-攻堅克難,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南川區“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在行動

A02-攻堅克難,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南川區“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在行動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激勵著南川區“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堅定信心、頑強奮斗,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

“為響應習總書記號召,實現2020年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戰略目標,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冠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積極協助指拇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和村支兩委,沉心靜氣、擺正位置、不務虛名、科學務實,進村入戶聽民情、訪民意,想方設法干實事、干好事,努力推動‘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落細、工作走深走實,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青春貢獻!”2019屆“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唐祥義說。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山茶花’志愿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下一步我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幫助貧困戶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力爭木涼鎮實現集中飲水全覆蓋。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頑強奮斗,不畏艱難,打好脫貧攻堅戰。”2019屆“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唐翌迪說。

“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向波說:“習總書記的此次重要講話使我感到肩上責任重大的同時,也備受鼓舞,我將隨著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同事們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存在明顯短板弱項的村(社區)開展掛牌督戰,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通過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措施,幫助涉貧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恢復生產、正常經營,盡量減少新冠疫情對產業扶貧項目的影響;完善全鎮1個貧困村和1個發展相對滯后非貧困村的光纖網絡、通信網絡全覆蓋,建成貧困村和相對滯后非貧困村‘移動互聯網村’;鼓勵民營企業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貧困村產品和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青年志愿者楊磊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他將積極收集南川區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舉措、好辦法,向各大媒體進行報送。一是建立扶貧干部先進典型庫、貧困戶先進典型庫和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庫,利用新媒體進行推動;二是策劃好脫貧攻堅成果展。全方位、多層次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為脫貧攻堅勝利戰斗到底。

“我回想到接觸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半年了。這半年來我見證了全鎮在脫貧攻堅領域上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目睹了廣大群眾的生活變化。接下來我將繼續深入推進干部包戶、扶貧對象參與的工作機制,針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科學制定幫扶計劃,認真落實幫扶計劃,凝心聚力、精準發力,鼓起勁來抓發展,攜起手來奔小康!”2019屆“山茶花”脫貧攻堅青年志愿者周伶俐說。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趙康

全力保障好菜籃子 他們把“高峰崗”搬到了菜市場

“站高峰”通常是交巡警的說法,早晚上下班的路面交通高峰期,是他們指揮交通最忙碌的時候。而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的派出所民警也有自己的“高峰”要守護。疫情期間,九龍派出所推出多項措施防控疫情,維護特殊時期的生產生活秩序,他們甚至把“高峰崗”搬到了菜市場。

每天上午9至11點,是九龍坡區九龍鎮馬王三村農貿市場最熱鬧的時候。由于菜價實惠,這里不光是周邊居民買菜的首選地,甚至會吸引江北、南岸的市民前來購買。即便是疫情來臨,這個農貿市場的人氣也沒有降溫。

保障好市民的菜籃子固然重要,但菜市場老舊狹窄,人員聚集對于疫情防控是很大的挑戰,加上常進出的市民防控意識不強,挑菜、還價的往來之間,少不了將口罩拉下來。九龍鎮將情況反映到派出所,九龍派出所迅速與市場管理方及時對接,研究出應對方案:從2月10日開始,在每天上午市場人最多的兩個小時,派出所部署兩名警力進行值守,規范市場的管理。

據市場管理方反饋,經過民警一個多月的努力,如今無論是攤販,還是進出市場的居民,自我防護的意識都已經加強,不戴口罩的情況極少發生。“有的市民比較頑固,我們對他們的約束力有限,加上大多數來市場買菜的市民年紀較大,我們在處理這些情況時也比較為難。”而民警“進駐”菜市場后,讓這樣的工作變得簡單許多,民警呂井凼說,除了對進出市場人員的管理,民警還會在市場內巡視,“有時他們搬運貨品很累,喘著氣戴口罩肯定不舒服,想把口罩取下來順順氣,這個我能理解,所以我們也盡量搭把手。”呂警官說,市場規范起來不是因為警察的震懾作用,而是這些日常幫忙多了,一來二去,攤販們也不好意思。“慢慢地,大家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攤販如果不注重個人衛生,人家也不愿意買他家的菜,而來買菜的市民如果唾沫橫飛,攤主也不愿意他在這里逗留、影響生意,我們的存在就是幫助大家互相理解,共同防疫。”

疫情期間,派出所副所長梁永勝提出并推動以發布每日戰報的形式,及時向全所民警反饋轄區相關疫情工作,梳理總結當天工作成果,安排后續工作進程,全所民警以此為工作指引,做到涉疫事情不過夜,涉疫人員不漏查,切實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日前,社區內勤張智康在每日戰報中加入每日疫情重點國家名單,向戰友們提示,部分國家近期疫情嚴重。3月14日,接到歸國人員名單的社區民警發現,當日有從美國返回的轄區居民。由于在每日戰報中了解到最新的國際疫情形勢,社區民警趕緊與機場方面聯系,在居民落地重慶后,第一時間將其接回轄區,指導集中隔離,保證風險不從境外流入區內。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徐海燕

線上陪伴助抗疫

南川區首個線上“四點半課堂”開課啦!

“飛沫傳播是什么?白酒可以代替酒精進行消毒嗎?”……疫情期間,由南川團區委主辦的線上“四點半課堂”為西城街道龍濟橋社區青少年之家的孩子們實行1對多的方式,提供線上輔導服務,讓特殊時期更有溫度。

延邊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們主要借助微信、QQ等APP進行線上互動輔導,為做好線上輔導志愿者們還統一制作部門醫學防護、法學科普的教學視頻、課件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掌握防疫知識和法律常識。此外,志愿者們還將不定期回訪對接家長,聽取意見統籌意見進行針對性志愿服務。

“志愿者哥哥姐姐們不僅耐心細致地幫我輔導作業,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習過程中的疑惑,還給我們講解防疫防控知識和個人防護知識。有他們線上的陪伴,讓我覺得很溫暖。”西城街道龍濟橋社區青少年之家學生楊宇軒說。

“疫情期間,我們雖不能像抗疫英雄在一線,但能為宅在家的孩子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算是特別有意義的事兒。”延邊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李英郡說道。

此次“四點半課堂”線上教學,不僅是應對當前疫情的必要舉措,也是改進教學方法、推進教學創新的重要契機。下一步,南川團區委、延邊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將繼續探索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模式,創新課程內容形式,確保學生在疫情期間做到全面均衡發展。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王丹丹通訊員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