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0.03.19期 >
A11-保護血管 從睡一個好覺開始

A11-保護血管 從睡一個好覺開始

睡眠是人恢復精神和體力的重要途徑,夜間睡眠質量直接影響情緒和身體健康。美國《神經病學》雜志上刊載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的新研究,根據在中國進行的一項針對50萬人、隨訪長達10年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失眠不僅折磨人的身心,還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有這四個現象,血管可能存在問題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作為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同時,從一些睡眠狀態也能夠間接顯示出我們的身體問題。有研究顯示,血管堵塞的人,90%以上都會在睡眠狀態上存在一些問題。通過睡眠狀況我們可以了解自身的血管問題。當睡眠中出現以下四個現象,就要擔心是否血管出現了問題。

一是睡覺時突然流口水。如果平時睡覺沒有流口水的習慣,而突然出現這種情況,且口水從一側流出來,同時伴有嘴角歪斜的情況,這可能是在提醒你血管堵塞導致腦中風了。

二是持續性的四肢麻木。在睡覺的過程中,除非四肢被某些東西壓的時間過長會產生麻木感,一般是不會出現四肢麻木的狀況的。如果睡覺的時候突然出現持續性的四肢麻木并且伴有肢體活動受限,那么就要注意是否血管堵塞,血液流動不暢,體內痹栓沉積引起的。

三是打哈欠越發頻繁。有臨床數據顯示,腦梗在發病前的一周左右,多會出現頻繁打哈欠瞌睡的癥狀,這極有可能是腦動脈硬化和腦缺血逐漸加重的現象。

四是身體突然各處疼痛。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則有可能是血液黏稠,進而腦部血管堵塞導致的;如果睡得正香的時候因胸痛、肩痛、牙痛或者肚子痛而驚醒了,要提防是否心梗在作怪。

綜上所述,如果在平時睡覺的時候有以上四種情況的話,可能就說明你的血管不通,此時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了。

最理想的睡眠時間為7小時

在睡眠質量佳的情況下,7個小時是最理想的睡眠時間,若睡眠時間未達到或睡眠質量差,建議大家可從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

首先,改善不良睡前習慣。睡前1小時左右做些讓自己可以放松下來的活動,但要避免使用電子設備或運動,等有睡意再上床。若臥床20分鐘不能入睡,應離開臥室,做一些簡單活動,等有睡意再睡,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

其次,不管前一晚睡眠時間多短,都應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最后,若規律生活一段時間仍不見效,睡眠長期存在問題,一定要去權威醫院相關科室接受正規全面的檢查,以便及早進行治療,不要濫用藥物。

常做七件事,血管不添堵

喝夠水。機體缺水時,血液黏稠度會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變慢,形成血栓的風險增加,會間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早上6—9點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的高峰期。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晨起后要及時補水,建議喝100毫升左右的溫白開水;晚上睡前1小時也應補水,老人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起夜或半夜口渴時可以喝一小口;白天若是因為溫度高、運動等原因出汗,也應及時補水。

吃得佳。高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飲食,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負擔。建議生活中注意飲食平衡,多吃果蔬,少吃油膩、刺激、辛辣的食物。大家平時可以常吃些天然的“化栓食物”,比如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蔥、綠茶等。還可以多吃冬瓜、小白菜、海帶、番茄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管腔狹窄,預防血栓形成。

血壓穩。血壓突然升高或降低,都會直接導致血栓形成和脫落。高血壓患者要穩定血壓,不要突然停藥或擅自增減藥量。

不熬夜。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建議規律作息,每晚11點前睡覺。

少煙酒。煙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發現,吸煙酗酒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遠離煙酒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

心情好。笑能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心情放松時,血壓也會相對穩定。

多走路。運動能增強心功能,達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目的,多走路就是不錯的選擇。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避免血栓形成。建議每天快走30分鐘,以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為度。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王丹丹實習生李海平據知乎、人民網等資料整理

春季養生 補腎是關鍵

腎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它不僅能夠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毒素,而且能通過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和其他有用物質,如葡萄糖、蛋白質等。時下春意盎然、萬物復蘇,正是補腎護腎的最佳季節。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養腎護腎呢?

起夜多當心是腎臟功能下降

腎臟負責人體內的水分代謝,幫助身體過濾掉多余的毒素和廢水。一旦人的腎臟功能下降了,身體內多余的水分就會出現滯留,很多人會出現身體浮腫的情況。在皮膚比較薄的地方容易出現水腫,比如腳踝、眼瞼、手腕等部位,人體在觸摸的時候,用力往下按壓,還能夠按壓出一個凹陷,這些都是身體水腫的表現。

一般來說,人體在白天的排尿量是比較多的,因為白天人們進行日常的活動,身體會代謝出更多的水分。而夜晚身體處于休眠的狀態,水分的代謝應該少于白天的。但若是你發現自己,夜晚起身排尿的次數明顯變多,超過了兩次,并且尿量很多,這個時候說明腎臟功能出現異常了,建議盡早去醫院檢查。

此外,當人體腎臟部位出現炎癥感染的時候,很多人還會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的情況,在上廁所排尿的時候,出現尿急、尿頻、尿痛的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

減少腎臟負擔要控制食量

人一般在吃了很多東西進去之后,除了供給身體基本需要的代謝之外,多余的營養就會通過代謝掉排出體外,這樣一來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所以如果每次飯量都很大,這會對腎臟是一個負擔。除此之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的這些人群更要控制好飲食,因為這些病癥都會對腎臟產生很大的影響。

其次是要盡量避免肥胖。肥胖會影響身體的結構并使其發生變化。腎臟里面有個結構叫做腎小球,腎小球的作用是排泄毒素的。人的體重太大了細胞數就會增多,每個細胞都在代謝,所以代謝出來的毒物也會增加很多。這些毒物最終都要從腎臟排泄掉,無疑加重了腎臟的負擔。

另一方面,長期體重太大會導致腎小球持續努力工作從而增大體積,剛開始腎小球會逐漸增大體積,但是隨著肥胖的時間越來越長,腎小球實在受不了就會逐漸萎縮。人體每個腎小球連接著一個腎單位,總共兩個腎臟加起來一共200萬個腎單位,所以如果身體很胖腎小球可能會越來越少,那么得尿毒癥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

因此,在攝入營養的時候,應盡量避免攝入過多的熱量。這些多余的熱量進入人體之后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并且有代謝廢物。多余的熱量用不了就只能儲存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樣身體就會變胖了,那么及時的體育鍛煉就能有效地減輕這些多余的熱量,從而保護腎臟。此外,要及時地控制住身體上可能對腎臟產生危險因素的其他病癥。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王丹丹實習生李海平據人民健康網、搜狐網等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