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滿意的工作了,非常開心!不用擔心‘畢業就無業’了!”葉禹成是長江師范學院的畢業生,趕上疫情,一直為找工作而焦慮。如今,他心里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
今年以來,圍繞脫貧攻堅和“穩就業”的大局,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共青團打出就業服務“組合拳”,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資訊、搭建求職渠道、提振就業信心。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157場,對接2.5萬個企業,累計提供崗位約67萬個,覆蓋學生超過16萬人次,幫助至少5173名貧困家庭大學生實現就業。
就業給崗位
端午節這天,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生蔣靜從成都乘坐動車,笑盈盈地帶著工作合同回家了。“就業形勢嚴峻,我曾擔心找不到工作,但團委開展的‘川渝雙城青才計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不錯的企業和崗位,我對簽的成都的公司非常滿意,離我家潼南很近,乘動車一小時就到。”蔣靜說。
重慶團市委高校工作部負責人介紹,今年,重慶團市委、重慶市教委聯合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廳等部門共同啟動了“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2020屆畢業生空中雙選會等活動。其中,“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在3月至6月發動川渝兩地2068家企業、機構參加,發布就業崗位信息15.3萬余個,超過25.7萬人次學生參與。
“這個活動非常好,有針對性地為我們提供信息,節省了不少時間,崗位信息都是團委核實過的,更靠譜。”被國家電網錄用的重慶大學學生唐娟說。
同時,重慶團市委、重慶市教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19—2020學年“千校萬崗·啟航青春”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的通知》,推出“組織一次就業政策宣傳”“提供一次就業創業服務幫扶”“推薦一次崗位實習鍛煉”“推薦一次優先就業機會”等“十個一”幫扶舉措。
針對貧困畢業生就業問題,重慶團市委發動機關各部室、各區縣團委、各大中專院校團委的各級團組織、團干部,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建立就業結對幫扶,重點開展就業情況摸底、推薦就業信息、就業心理疏導等工作。自2019年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以來,已累計幫扶15012名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
重慶各級團組織還充分利用各級青聯、青企協、青商會、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單位等“青字號”資源,廣泛募集就業崗位。重慶市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干部田青松介紹,截至目前,重慶市青企協、四川省青企協、重慶市青商會協調相關企業,已提供2000余個崗位。
租房給床位
對于那些畢業后暫未找到心儀工作或找到工作但暫未租到合適房屋的大學生來說,居住問題無疑是他們的煩心事。
為此,重慶團市委推出“青年人才驛站”項目,讓他們在畢業求職過渡期擁有一個“家”。
“今年受疫情影響,求職充滿不確定性,衣食住行等花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王杰很希望在拿到理想offer前,找到便宜又便捷的住處。
得知位于渝北區的“青年人才驛站”能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食宿時,王杰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渝北團區委提交了申請,很快就順利通過。“這里住宿環境優越、設施配套齊全,還有閱讀區、交流區等小型活動場所,可以滿足我們日常多種生活學習需求,幫我解決了后顧之憂。”王杰說。
渝北團區委負責人介紹,渝北“青年人才驛站”共有300多個房間,1300多個床位,可為來渝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食宿和3個月的食宿費減半,幫助未就業或創業初期的應屆畢業生解決后顧之憂。
這樣的“青年人才驛站”,重慶還有7個。“作為重慶團市委牽頭打造的人才項目,‘青年人才驛站’旨在為來渝應聘的青年人才提供限期免費住宿、創業就業指導、青年交流沙龍等公益性服務,幫助青年人才深入了解重慶、迅速融入重慶,積極營造‘近悅遠來’濃厚氛圍。”重慶團市委統戰聯絡部干部賈洪哲介紹。
宣傳給C位
重慶團市委開展的一項抽樣調查研究顯示,由于疫情期間畢業生習慣的線下招聘變為線上招聘,分別有86.7%、78.6%、76.0%的受訪畢業生認為“缺乏線上崗位信息供給及信息渠道不暢通”“缺乏網上應聘技巧”“對網上就業流程和辦理手續不了解”是當前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
“為適應疫情防控形勢需要,我們將就業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視頻直播、圖文講解、矩陣推廣等方式,提供就業政策解讀、創業服務指導、崗位信息發布等綜合服務,幫助學生提升就業技能,樹立積極就業心態。”重慶市青少年新媒體中心網絡運營部部長石楊春曉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已連續開展了49場“青創微培訓”直播分享活動。
除了“重慶青創微培訓在線學習課堂”,重慶團市委還充分發揮團屬新媒體平臺宣傳優勢,依托“未來企業家培養青鋒計劃”“學聯帶你看重慶”“學習寄語精神、展現青春擔當”主題分享會等載體,專門為大學生量身打造了青年就業線上指導課、公益直播課60余場,累計瀏覽量超400萬次。在重慶共青團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圍繞簡歷制作、面試技巧、職業規劃等內容,發布就業指導視頻課程20余個,受到畢業生廣泛歡迎。
據《中國青年報》
“如何提高志愿者心理素質?如何讓兩江新區紫藤花西部計劃志愿者在后疫情時期更好地開展工作?”在兩江新區團工委指導下,重慶兩江新區逸航青少年工作發展中心攜手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郭磊副教授針對兩江新區10名紫藤花西部計劃志愿者設計編寫了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問卷。該問卷通過日常生活情境、日常工作問題、日常情緒調節和自身性格特點等四部分來幫助志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
為更好地提升兩江新區紫藤花西部計劃志愿者的工作能力,7月31日,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重慶兩江新區逸航青少年工作發展中心理事長羅玉華和西南大學心理學部研究生童望望作為導師,針對兩江新區紫藤花西部計劃志愿者開展了心理評估活動。據了解,心理評估是志愿服務監督過程的一部分,是監督的繼續,它對于保持志愿者的積極性非常關鍵,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據活動負責人介紹,非正式評估具有私人特征,是一個心理鼓勵過程。志愿者心理素質良好是對工作保持熱情的重要因素,導師們針對每位志愿者出具測評報告,評估分析志愿者心理素質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善建議和應對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可以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他們以后更好的發展。
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志愿者適應未來環境的能力,發現志愿者的發展潛能。導師們通過問卷調查明確志愿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提升志愿者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工作能力,同時加大團隊協作、組織協同、領導力等外部協作能力,增加對工作的有效掌控。
活動導師還分享了一些減輕焦慮的技巧,以幫助志愿者正確認識和接納壓力下的情緒、認知、行為。導師們還在互動環節讓志愿者們通過積極表達來緩解焦慮情緒、穩定心理狀態。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王丹丹通訊員羅玉華武逸晗李笑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加強軍民團結,鞏固軍民魚水情,江北團區委以八一建軍節為契機,聯合江北區人武部、江北區消防救援支隊,舉辦了“雙擁共建魚水情”慰問活動。
7月30日,江北團區委組織機關黨員、團員以及青年志愿者前往江北區人武部、江北區消防救援支隊,為青年官兵、消防指戰員送去防暑飲品、水果等慰問品,對他們不畏酷暑堅守防汛救災應急崗位,忠誠履行職責表示敬意與感謝。江北團區委負責人表示,將鼓勵各直屬團組織持續開展擁軍送清涼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愛軍擁軍,密切軍民關系,在江北區努力營造良好雙擁氛圍。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宋子龍
為貫徹市總河長2號令精神,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廣大青少年在河庫管理保護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7月28日,巴南團區委聯合區人武部、區河長辦在東溫泉鎮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開展了2020年巴南區“貫徹落實重慶市總河長2號令護河在行動”暨2020年五布河“河小青”巡河護河志愿服務活動。儀式上,區委常委、區人武部政委王恩平,區人武部部長林恒志等領導為20名“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和民兵護河員代表頒發護河員證,五布河沿岸鎮街120名民兵、30名“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參加活動。
儀式結束后,“河小青”志愿者和民兵護河員頂著烈日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來到河邊撿拾岸邊廢棄物,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踴躍投身護河行動。來自木洞鎮的“河小青”青年志愿者代佳表示,守護青山綠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作為‘河小青’,我們的使命光榮而神圣,我要當好巴山渝水‘守護者’,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護河行動中來。”
據悉,巴南團區委將繼續聯合區河長辦等相關部門,在全區范圍內積極開展“河小青”巡河護河行動,進一步協助各級河長推動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工作,引導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提高生態文明素養,為建設綠色環保生態巴南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徐海燕通訊員張丙霖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