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0.09.17期 >
A03-《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A03-《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

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們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是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要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改善疾病預防控制基礎條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加強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健全疾控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

文章指出,要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要把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作為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當務之急,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加強實驗室檢測網絡建設,建立公共衛生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預案體系,強化基層衛生人員知識儲備和培訓演練,深入開展衛生應急知識宣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衛生健康工作機制。

文章指出,要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要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完善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建設標準,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要優化醫療資源合理布局,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完善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等基地建設,提升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

文章指出,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經驗,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要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文章指出,要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要加強研究論證,總結中醫藥防治疫病的理論和診療規律,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建設一批科研支撐平臺,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新藥研發和產業發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文章指出,要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要有針對性地推進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等法律制定和修訂工作,健全權責明確、程序規范、執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執法機制。普及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推動全社會依法行動、依法行事。

文章指出,要發揮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支撐作用。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國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加大重大疫病防治經費投入,加快補齊我國在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短板。

文章指出,要加強國際衛生交流合作。繼續履行國際義務,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全面深入參與相關國際標準、規范、指南的制定,分享中國方案、中國經驗,提升我國在全球衛生治理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堅定不移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發展之路

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

陳敏爾致辭 劉振民楊莉明王志軍致辭

莊榮文王志剛白春禮李曉紅懷進鵬等向大會發來祝福視頻

唐良智主持 張軒王炯等出席

9月15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采取“云上”辦會模式在重慶隆重開幕。開幕式設新加坡分會場,并與主會場實時連線。

市委書記陳敏爾在開幕式上致辭。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視頻致辭,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分會場出席并視頻致辭,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現場致辭。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發來祝福視頻。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主持開幕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市政協主席王炯,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出席。

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韓國高麗大學校長鄭真澤、復星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京東方公司董事長陳炎順、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三菱電機(中國)公司董事長富澤克行等也通過視頻向本次大會發來祝福。

陳敏爾在致辭中說,2018年、2019年,習近平主席連續兩次向智博會發來賀信,要求我們攜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重慶深入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大力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目前,全市數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傳統產業改造按下“快進鍵”,同時,因為有大數據智能化的賦能,城市管理變得越來越聰明,人民生活服務變得越來越多彩。

陳敏爾說,“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前所未有地改變世界,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們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進,堅定不移地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發展之路,加快實體經濟優化升級,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奮力譜寫重慶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新篇章。一是激活新要素,深度挖掘數據資源的商用、民用、政用價值,讓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數字紅利。二是推動新基建,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云平臺、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的發展基礎。三是增強新動能,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加快形成“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和“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的發展優勢。四是發展新業態,以市場為導向催生更多智能化新產品、新模式、新職業,使線上消費、線上服務、線上管理加快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五是打造新平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化促進中心、工業互聯網平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使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六是營造新生態,支持科學家、企業家特別是青年才俊創新創業,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人才和法治保障。

陳敏爾說,本次智博會緊扣“線上”特點,開展“云上”交流,將為各類企業和各界朋友提供全新的數字體驗。我們期待大家在這場特別的“云端”盛會上智匯八方、博采眾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收獲到別樣的精彩。我們愿繼續與海內外有識之士一起努力,積極推動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為構筑新發展格局、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劉振民說,智博會致力于促進智能技術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已成為重要的國際展會。來自行業的創造力和創新是推動智能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樣,政府所打造的良好發展環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十年,通過政府和產業間的有效合作,智能技術將持續賦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楊莉明說,成功舉辦本次盛會充分證明了重慶的創新與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新加坡與重慶正緊密合作,推動政策創新,使跨境數據流動更便利,創造更多跨境商業活動。疫情暴發后,數字化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把危機轉為商機,利用數字技術,發掘更大價值,創造更多商業模式,探索各行各業的新機遇。

王志軍說,重慶已成功舉辦兩屆智博會,有力促進了智能產業全球交流合作。希望各方今年繼續借助智博會平臺,攜手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和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構筑產業發展新設施,持續培育智能經濟新生態,積極營造健康有序新環境,深化互動、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智能經濟發展繁榮。

莊榮文、王志剛、白春禮、李曉紅、懷進鵬、毛偉明、鄭真澤、郭廣昌、陳炎順、田國立、孫丕恕、富澤克行在祝福視頻中表示,近年來,重慶市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績。舉辦智博會,搭建高端對接、務實合作的國際性平臺,對推進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在疫情防控中,智能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與會代表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培育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社會,服務人類美好未來。

14日下午,陳敏爾、唐良智、張軒、王炯和與會嘉賓共同進行線上巡館。智博會“線上展館”位于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湖畔里數字體驗中心。在“智造重鎮”館展廳,陳敏爾等走進中國信通院、阿里云飛象、忽米網、長安汽車、聯合微電子、華為等機構和企業展區,饒有興趣地觀看智能制造場景展示,了解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成果和產業發展成效。在“智慧名城”館展廳,豐富的智慧社區、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等智慧生活展示精彩紛呈,讓人目不暇接。陳敏爾等前往智慧結晶、智慧實踐、智慧未來等展區展位,了解智慧城市建設為人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中央有關部委領導,部分央企負責人,全體市級領導,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知名企業代表在現場參加開幕式。有關國際組織和機構、外國政府部門官員,駐華使領館官員,國際友好城市負責人,國內外院士專家和知名學者,國內外知名企業代表,科研院所負責人等通過線上方式參加。

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以及新加坡貿工部共同主辦。本次智博會為期三天,聚焦“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主題,創新辦展理念和方式,推出內容豐富的線上發布、線上展覽、線上賽事、線上論壇活動,集中展現全球智能領域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努力打造線上智博會平臺。大會期間,包括圖靈獎在內的世界知名科學家、行業權威等國內外重量級嘉賓將通過多種形式參加智博會活動。300多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企業將在線參加展覽。

據《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