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第四個周日,是清華大學舉辦校慶的日子。2019年4月27日,是清華大學建校108周年校慶日,同時,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簡稱“車輛學院”)成立大會也在這一天隆重舉行。
作為中國最頂尖高等學府,清華的每一步足跡可以說都與中國科技發展、國家民族命運息息相關。成立車輛學院,正是新時代清華服務國家戰略,自我調整定位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如今,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全面變革,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汽車產業好壞,對中國經濟發展、國家制造業水平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清華此時成立車輛學院,既順應時代需要,又體現了清華人一以貫之的擔當精神,是一件意義極為深遠的大事。
(車輛學院成立揭牌儀式)
清華校友,中國汽車半壁江山
27日上午,校內外各界400余人參加了車輛學院成立大會。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清華校友陳清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院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清華校友董揚等在內的重量級嘉賓都來到了現場。毫不夸張地說,清華汽車人活躍在中國汽車產業各個領域,撐起了中國汽車發展的半壁江山。
(與會嘉賓合影)
正如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大會致辭中所說:“清華大學車輛工程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成為了中國汽車行業及相關科研教育事業一線領導及骨干人才的重要培養陣地。”從1932年清華開始車輛工程人才培養以來,已有7000多位汽車人才走出清華校門。他們或成為技術專家、或成為企業、行業乃至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為中國汽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做出了卓越貢獻。
知名校友陳清泰在回憶自己與清華結緣的六十余載歲月時動情地說道:“不論院系和專業名稱如何演變,不變的是一代代清華汽車人的底色,不變的是清華振興民族汽車工業、助力世界汽車科技的初心與使命。”正是這種源于清華的悠悠情懷,鑄成了清華汽車人艱苦奮斗的底色。成立車輛學院,院系名稱和學科內容會變,這份初心和使命永不會變。
(陳清泰)
八十七年,學科建制愈發全面
清華汽車人才培養一直在順應國家、時代需求而調整。雖然清華有108年歷史,但汽車人才培養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機械工程學系成立,內燃機課成為全系三年級學生必修課之一。也正是從這時算起,清華汽車工程人才培養有87年歷史。
1980年,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正式成立,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的高等院校。從內燃機、拖拉機到卡車、乘用車,再到如今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產業不斷變化,清華汽車教育的建制和內容也在不斷調整。2017年,清華汽車工程系新增本科電子信息大類招生,在機械航空與動力、電子信息兩個大類招收本科生,深化大類培養工作。汽車當下的時代變革,已經給清華汽車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成立車輛學院不是簡單地升級建制或更改名稱。車輛學院院長楊殿閣教授在介紹清華大學車輛學院學科布局和發展愿景時說:“清華將在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堅持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交通能源、智能出行,布局未來交通學科,培育更加適應未來時代需求的創新拔尖人才。”
(楊殿閣)
隨著車輛學院成立,將形成包括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汽車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種車輛與動力研究所在內的“一院四所”布局。學科方向覆蓋內燃動力、新型動力、交通能源、汽車設計、汽車動力學、汽車安全、產業戰略、智能汽車、車路協同、智慧信號、智能出行、特種車輛、特種動力、新型裝備等。這么多學科方向的設立,正契合了當前汽車產業變革、技術交叉融合的特點。
面向未來,擔綱汽車強國之路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走過108歲的清華,在自己生日這一天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擔當精神。車輛與運載學院成立后,新一代清華人將再一次接棒,響應國家和時代對“教育興邦”、“汽車強國”的呼喚,以更堅定、更創新、更從容、更開放的步伐邁向世界,迎接未來,為我國從汽車大國向出行強國的轉變、為推動世界汽車與交通技術的進步而奮力前行。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會上說:“成立車輛學院是清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改革舉措,從汽車系更名為車輛學院,蘊含了清華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應對行業和產業難題、聚焦國際學術前沿,勇于自我調整和重新定位的決心和承諾。”
(邱勇)
隨著汽車產業變革進行,中國汽車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汽車強則制造強,制造強則國家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的這句話,點明了中國汽車人肩上所擔負的重大歷史使命。清華大學成立車輛學院,在汽車強國之路上又率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大哉乾元,由中國最高等學府開始,中國汽車必將迸發出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