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沙坪壩報
4月29日,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重慶·沙坪壩)現場交流活動在沙坪壩區舉行。見義勇為的樊曉斌、張云,助
4月29日,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重慶·沙坪壩)現場交流活動在沙坪壩區舉行。見義勇為的樊曉斌、張云,助人為樂的覃大麗、鐘廷全,敬業奉獻的胡曉,誠實守信的李其云、陳淑梅夫婦先后登臺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好人故事。
“見義勇為”好人致敬辭
面對危險甚至死亡,大義凜然,勇往直前,用瞬間的選擇,挽救生的希望,護佑社會正義,用生命捍衛生命,彰顯勇者氣魄,英雄本色——見義勇為揚正氣。
好人事跡:樊曉斌(右),男,1973年生,中共黨員,重慶南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891線駕駛員。他在公交車行駛途中遇持械行兇歹徒,沉著冷靜地疏散乘客,關閉車輛燃氣開關,救下了被挾持小女孩,自己頭部和手臂多處被砸傷。
好人事跡:張云(左),男,1976年生,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街道居民,個體經營戶。2018年5月15日中午,合川區釣魚城街道蟠龍路干貨市場一名3歲女童翻窗跌落,危急時刻被對面調料店老板張云看到,千鈞一發之際,張云快步沖刺到雨棚下徒手接住了墜落的女童。事后孩子毫發未損,但巨大的沖力使張云右腳踝關節受傷。在這段約40米還帶拐彎的路上,張云用17秒完成了一場“生命的托舉”,受到群眾廣泛贊譽。
“助人為樂”好人致敬辭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雪中送炭,守望相助。用點滴善舉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溫暖世風人心——助人為樂向善行。
好人事跡:覃大麗(右),女,1954年生,重慶市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樂媽媽”互助團副團長。面對喪夫失子的連連厄運,她卻愈發堅強。10余年來,她帶領“樂媽媽互助團”成員,幫助25戶失獨家庭成員成功走出心理陰影,無償為社區空巢、失獨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陪護就醫、心理疏導等服務1000余次。
好人事跡:鐘廷全(左),男,1958年生,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居民。堅持每天為古鎮居民打更,提醒用火用電安全。2003年開始,他自創編寫了古鎮“防火三字經”,并從自己僅幾百元的微薄工資中拿出部分資金,自行印制古鎮消防宣傳資料并發放給古鎮居民,堅持十五年,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余萬份。鐘廷全還主動擔任火災隱患排查員,勸導古鎮500余家商戶購置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整改火災隱患和不安全因素5萬余處。
“誠實守信”好人致敬辭
踐行人間大道,扛起做人天平,用一諾千金的高貴品格,把信用變成信仰,把承諾凝成德行——誠實守信領風尚。
好人事跡:陳淑梅、李其云夫婦,均于1956年1月生,群眾,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六順花園居民。2013年,他們的獨子意外身亡,欠下67萬元巨債。兩位老人強忍悲痛,替子還債。4年來,老兩口起早貪黑,共做手工饅頭包子約50萬個,一分一厘攢錢,用辛勞和汗水,還清了大部分欠債。目前還債還在繼續,“一諾千金”的誠信也在延續。2015年,榮獲誠實守信“中國好人”“重慶市道德模范”稱號。
“敬業奉獻”好人致敬辭
視事業如生命,視責任如泰山,扎根基層鞠躬盡瘁,肩負使命攻堅克難。用日復一日的付出詮釋人生價值,演繹絢麗華章——敬業奉獻勇擔當。
好人事跡:胡曉,女,1983年生,西南政法大學教師。堅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2年,講授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惠及萬余人,為上千名學生做過心理咨詢,挽救過十余名心理障礙學生生命,得到學生、學校、社會的廣泛贊譽。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工作者、重慶市安全穩定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好人好事回音壁
香爐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一社區黨支部書記尹學梅:一個個感動的人和事,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正是有這些普通的人的不平凡行為,才讓好人身軀顯得更加高大,也讓我對“幸?!币辉~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幫助別人原來就是“幸?!弊畋举|的模樣。
陳家橋街道橋東社區居民劉光萍:我今年77歲,好人們的先進事跡讓我多次感動落淚,他們的年齡比我小很多,但他們的精神和品質卻更加高尚,值得所有人學習。
重慶師范大學大三學生戴鵬:作為一名志愿者代表,我特別榮幸能到現場參加這次活動,近距離了解中國好人的事跡,原來好人就在我們身邊,溫暖也就在我們身邊。
區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創建科科長余張鋌: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們用質樸的情懷,如火的熱情,感動、激勵著所有人,要與好人同行,向模范看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奮力書寫時代華章貢獻力量!
頒發道德傳家寶
先進事跡代代傳
4月29日,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重慶·沙坪壩)現場交流活動為身邊好人頒發的“道德傳家寶”。
據了解,“道德傳家寶”是由區委宣傳部精心設計和制作的,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好人)珍藏郵票、紅巖小說、定制的葉脈書簽組成,希望身邊好人們的先進事跡如紅巖精神一樣代代相傳。
(記者 郭思云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