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26354
兩路派出所民警向居民池大姐做思想工作您好,這里是兩路派出所,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踏入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兩路派出所值班室大門,立
兩路派出所民警向居民池大姐做思想工作
“您好,這里是兩路派出所,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踏入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兩路派出所值班室大門,立刻就能聽到值班民警親切的招呼聲。作為重慶市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兩路派出所始終是渝北公安一張閃亮名片,廣大民警輔警在全國公安二級英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獲得者曾淑俊所長的帶領下,用一點一滴的付出贏得了轄區百姓的信任,用踏踏實實的奉獻換來了轄區百姓的愛戴。
基層派出所是社會綜合治理的前哨站,群眾遇到自身無法處理的困難,都會在第一時間撥打“110”尋求幫助,而派出所民警就是“110”警情的直接處理者。基層派出所民警與群眾打交道最多,和群眾距離最近,他們的工作繁雜又瑣碎,治安防范、打擊破案、調解糾紛、走訪社區、為民服務……他們的足跡踏遍了轄區的每個角落。在兩路派出所,每位民警都是一個服務群眾的標桿,兩路派出所全體上下每日努力的目標就是化繁為簡,讓人民群眾從警察的工作中獲得幸福感和安全感。
兩路派出所民警向居民池大姐做思想工作
社區民警張云所在的同茂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面積0.9平方公里,實住人口7000余人,房屋大多修建于90年代初,社區居民老齡化程度高,部分老人都有拾荒補貼家用的習慣,轄區居民池大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居住的房屋周圍堆滿了廢舊雜物,還特別喜歡飼養小動物,家中貓狗成雙、雞鴨成群,重慶的夏天氣溫高,持續時間長,每到夏日,池大姐房屋附近便氣味熏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不時向上級反映舉報,有些火氣大的還經常與池大姐吵架,恰恰池大姐口齒伶俐、性格強勢,吵架從不服輸,自己還樂在其中,這成了讓同茂社區居委會最頭疼的事情。張云擔任同茂社區民警后,堅持每日到池大姐家中給她做思想工作,為了讓大姐體驗潔凈的居住環境帶來的舒適感,張云主動幫池大姐收拾房屋周圍的環境衛生,把屋里屋外給大姐打掃得井井有條,張警官還開辟思路,利用人脈關系把池大姐的動物寄送至渝北農村飼養。眼看自己生活的環境變得干凈整潔,自己飼養的動物也在農村“茁壯成長”,池大姐終于放下“身段”,開始與周邊鄰居和諧相處,周邊鄰居看著居住環境的改善,也慢慢和池大姐成為了朋友,在張云警官的努力下,這個困擾社區數年的老大難問題被成功解決。
前段時間,轄區一位年近6旬的樊大爺情緒激動地來到派出所,要求解決自己拖了三十幾年的戶籍問題。原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樊大爺曾在兩路派出所轄區“上山下鄉”,今年樊大爺退休,卻找不到下鄉這兩年的戶籍記錄,因此將損失兩年的工齡,退休金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幾十年前的詳細戶籍記錄,如何去找呢?根據樊大爺提供的資料,曾淑俊所長利用多年派出所工作經驗分析:他當年作為轄區某醫院知青,下鄉到當時的某公社大隊,兩個地方當時都屬于當時的兩路鎮派出所管轄,所以,樊大爺的戶籍當年很可能根本就沒有遷移。于是曾所長立刻安排民警,帶領樊大爺到渝北區檔案館查詢相關資料,隨后又帶領樊大爺前往他當年下鄉插隊的鄉鎮尋找證人,幾經努力,樊大爺這兩年的工齡最終被成功認定,老人壓在心頭多年的石頭終于落地,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兩路派出所近年重點打造“青少年關愛驛站”,讓轄區的孩子們擁有了一個24小時的法治之家。派出所利用這個平臺,強化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規則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青少年自我心理疏導和抗折能力,這成為兩路派出所實踐創新“楓橋經驗”的一個重要舉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曾淑俊與樊大爺在交流
2018年3月,時任兩路派出所教導員的曾淑俊了解到看守所有一名叫“阿峰”的被羈押人員,阿峰從小被父母遺棄,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為了生存,阿峰只有以小偷小摸為生。曾淑俊說:“像阿峰這樣的年輕人,如果不徹底解決他的問題,他的這輩子就完了。我們既然知道了這個事情,便有義務挽救他,讓他真正回歸社會。”于是曾淑俊立即率領單位民警一道開展走訪調查,專門的調查材料足足有1尺高,但仍然沒有找到阿峰的身世信息。派出所還專門請來醫學專家對阿峰進行骨齡鑒定,確定他很年輕,是一個標準的“95后”。2018年10月19日上午,在阿峰走出看守所的那天,派出所民警專程去接他,阿峰在兩路派出所照了人生第一張身份證照片,把戶口落在了兩路派出所轄區。曾淑俊給他重新取名叫“李正峰”,希望他走好人生路,朝一個正確的方向前行。李正峰哭著說:“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你們徹底感化了我,我今后一定重新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根據他本人的意愿,派出所幫他找到了一個餐廳服務員的工作,現在李正峰已經徹底洗心革面,重新成為了一個陽光、帥氣、上進的青年。李正峰的轉變,是兩路派出所長期以來關心關愛青少年工作的一個縮影,青少年關愛驛站成立以來,已先后幫扶23名問題青少年糾正不良行為,回歸正常生活。
作為重慶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兩路派出所為轄區群眾做的好事不勝枚舉,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都牽扯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多年來兩路派出所在實踐創新“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正確方向,十余年如一日保持火熱干勁,從未松懈,真正贏得了轄區群眾的口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一件件小事的妥善處理,換來的是轄區的平安和群眾的滿意,兩路派出所將始終秉承"為人民服務"宗旨,不斷深化“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各項理念,用實際行動解民憂、暖民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兩路派出所領導與民警和“阿峰”合影
通訊員:渝北區公安分局 陳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