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12月1日電 (張旭)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朱江在1日舉行的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設立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示范區在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5.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6年翻一番,示范區發揮“臨空引領”,區域經濟借勢騰飛。
圖為發布會現場。張旭 攝
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是國家發改委、中國民航局批準設立的國家首批臨空經濟示范區,總面積147.48平方公里。
朱江介紹,2020年示范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5.4億元,較2016年翻一番,臨空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1.6%,較2016年提高5.4個百分點,臨空經濟的引領示范效應逐漸凸顯。
在臨空經濟帶動下,2020年示范區固定資產投資724.6億元,同比增長18.7%,“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6.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821億元、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1342.1億元,智能制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21.9%、較2016年提高17.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示范區的帶動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硬實力也不斷增強,2020年實現旅客吞吐量3493.8萬人次、位居全國第4位;實現貨郵吞吐量41.1萬噸,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13.4萬噸、居西部地區第1位。
朱江表示,接下來,示范區將進一步提升江北國際機場樞紐能級,著力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助推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全面建成創新驅動、開放引領、宜居宜業的示范區。(完)
[ 責編:李宜蒙 ]
助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川渝銀行業保險業攜手推出20條新舉措
9月1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重慶銀保監局、四川銀保監局聯合發布《推動四川省重慶市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
9月2日,重慶經開區長江軸承廠,工人加緊生產。隨著工業用電逐漸恢復,當地工業企業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開足馬力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