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12543
知己知彼、釜底抽薪、以逸待勞……九龍坡區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行動中,有很多鎮街和部門實踐成功的經驗,這背后是眾多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
“知己知彼”、“釜底抽薪”、“以逸待勞”……九龍坡區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行動中,有很多鎮街和部門實踐成功的經驗,這背后是眾多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人員支持與努力的結果。
“我們的宣傳員遍布社區村居、田間地頭,宣傳陣地遍布大街小巷,群眾一抬頭就能看到宣傳片,一摸兜就有宣傳冊,這樣不僅僅我們在說,大家也都在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宣傳真正實現了“破圈””。華巖鎮鎮長張光玲介紹,在石堰村院壩會上,她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宣講防騙知識,開展趣味有獎問答。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行動之初,華巖鎮召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工作會,會上,有部分單位提出,一些老人長期聽養生講座,非常相信那些推銷人員。張光玲意識到,要知道從哪里入手來把這些老人家爭取過來,就得知道老年朋友的想法,他們在想什么,生活和心理需要什么。下村居、進企業、進院壩,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以來,張光玲組織社區干部、民警、志愿者等進社區、進家庭、進公園、進廣場、進老年活動中心“一對一”面對面“找線索,想辦法”。
只有從群眾中來,工作才能做到群眾中去。信息采集非常有效,整合了從線上線上匯集的數千條意見建議后,張光玲摸索出了打擊養老詐騙的最重要目標就是加強老人的對養老詐騙的免疫力。詐騙分子的花招層出不窮,就像病毒無處不在,張光玲表示:“打個比方,他們會笑里藏刀、“苦肉計”、“連環計”甚至“美人計”,如何一招克敵?就是加強老人的免疫力,見招拆招,才能不受損傷。”那么怎么樣才能加強老人的免疫力呢?
“很多人說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容易輕信,容易上當,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張光玲說,“這就片面了,我們要想做工作,就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老人受騙,有日常的信息侵染,很多詐騙包裝得好,例如一些號稱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冒充醫生、專家寫些養生的文章,在老年人群體里傳播,難辨真假。有些詐騙是一個鏈條,環環相扣,有一整套的模板和“執行人員”,一旦入甕,有些知識水平高的都會受騙。
張光玲下了決心,騙子花招多,那么打擊整治養老詐騙也要有“三十六計”,最大限度的擠壓養老詐騙犯罪空間。一方面,“以逸待勞”,利用鎮街主陣地的優勢,扎實開展街面宣傳。在華巖鎮在人流量集中的廣場、商場、學校、醫院、車站、碼頭等地,利用戶外廣告牌、LED電子顯示屏、閱報欄、公示公告欄等載體發布宣傳標語300余份,印制并發放宣傳資料4000余份、張貼海報500余份。另一方面,釜底抽薪,掐滅犯罪分子利用網絡鉆空子的意圖。利用線上微信網格群、QQ群等線上平臺,推送發布典型案例、防范常識等詐騙宣傳信息200余條,重點介紹養老詐騙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內容,聚焦“養生保健”“養老服務”“以房養老”“冒充養老”等常見養老騙局,提醒老年人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草率掏錢、端正保健理念。
組織專題會議3次,開展宣講活動20余場次,宣傳覆蓋轄區所有公共區域,動員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宣傳,向老人的子女提出共同守護“養老錢”的倡議……在張光玲的帶頭下,華巖鎮不斷解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的“新技能”,她常常跟大家說,“專項行動到鎮上,只是許多工作的一部分,可是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值得花更多的心思,因為這是關系“屋頭”老人的大事,值得去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整明白,整得好,‘巴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