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從軍轉警的“最強大腦”李興衛:“大數據辦案,需要‘鉆牛角尖’的精神!”

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21581

樂觀、干練是李興衛給人的第一印象,李興衛出生于1982年,共產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專業研究生,17年的軍旅生涯結束之

樂觀、干練是李興衛給人的第一印象,李興衛出生于1982年,共產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專業研究生,17年的軍旅生涯結束之際,李興衛毅然決然走進了警營,因身懷出色的業務能力、縝密的邏輯思維、執著的敬業態度和刻苦的鉆研精神,2018年部隊轉業后,他用短短4年時間便成為高新區公安分局西永派出所大數據研判的“優等兵”——而他,給自己的破案方法總結了“三字訣”:鉆、精、深。

image.png

“鉆”  鉆故紙堆自強不息

“剛從部隊轉業到公安那會兒,說實話我也是一切從零開始,好在我特別愛‘鉆’,就是鉆牛角尖那種‘鉆’”李興衛笑著說。

2018年退役時,家人都勸他:“穿了17年的軍裝了,還沒穿夠啊?換個行業吧!”但李興衛堅持自己的選擇進入公安機關,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

軍人的韌勁刻骨銘心,面對繁雜的任務,他暗自下決心:從一張白紙好好干,用鉆牛角的勁兒鉆研各項業務工作。秉持“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的理念,半年時間李興衛便開始在所里案偵組獨當一面。

前不久,李興衛就憑借著多年經驗,破獲了一起離奇的“人口失蹤案”。當時,甘肅警方向重慶警方發來協查通報:當地一對夫妻懷疑其在外打零工的女兒被人拐騙了,現已連續三日聯系不上,在此之前,父母和女孩間發生過口角。根據家人提供的信息,甘肅警方大致鎖定女孩所在范圍,發現對方已抵達重慶,就在西永派出所轄區內!

“沒有人可以擺脫衣食住行”,李興衛接到警情后,第一時間從女孩的基本活動軌跡和消費記錄入手,并通過搜索區域公共視頻錄像和人像比對,基本確定了女孩所在的大致區域。

隨即,李興衛和同事抓緊趕赴相關區域,排查當地的網吧、旅館和公寓,終于在一間旅館找到了那位年輕女孩!

事后經查才知,那位女孩和男友的戀愛遭到家人強烈反對。女孩一氣之下,跟著男友“私奔”來了重慶。

“我是學信息工程出身,喜歡用編程方法看待世界,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行走的數據源,那么我要做的事情就是透過數據找尋規律、認清本質,最終鎖定目標。”李興衛如是說。

在高新區公安分局西永派出所,提起大數據研判,民警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所里的“最強大腦”案偵民警李興衛:“在大數據時代,犯罪嫌疑人只要作案,都會留下線索和數據信息。而這些數據信息,一定會被我們的‘最強大腦’精確捕捉!”

 “精”  精挖細查蛛絲馬跡

在辦案過程中,李興衛始終堅持辦案的精細化、精準化,就像實驗室做實驗一樣,一個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尋找每一個對的線索和證據,直到拼出完整的案件經過。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是李興衛寫在筆記本封面的座右銘,秉持著這種精神,他對每一起疑難案件都深挖細查,不放過任何細節。

2022年6月上旬,轄區接連發生數起連環盜竊案件,經過現場勘察,初步研判該系列案件為同一犯罪嫌疑人所為。

但是面對犯罪嫌疑人反偵察能力極強時,辦案民警能獲取到的信息極為有限,偵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但李興衛堅信:“每一個人都是行走的數據庫,都是信息的生產者。”他從僅有的公共視頻錄像中提取了一張大致能看到嫌疑人身體形態的圖像,進行深度研判。

但圖片實在模糊,除了街道和遠遠的人影,幾乎看不清任何有效信息,要怎么獲取更多線索呢?

“繼續深挖!”李興衛和自己較勁。他繼續反復觀察,從蒙面、露肚、赤足等畫面信息中,進行模擬畫像,推測出嫌疑人性別年齡、穿衣習慣、作案特點等多條有利線索。

經將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碰撞,以及開展群眾摸排走訪工作,案偵組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李某并成功將其抓獲歸案。面對鐵一般的證據,犯罪嫌疑人李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戰友們都感嘆:這次破案李興衛功不可沒。

image.png

“深”  深自砥礪除暴安良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網絡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犯罪嫌疑人的反偵察意識超過常人,這也給案偵民警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2021年至今,李興衛接連破獲了電信詐騙案件15起,其中包括2起5人以上的團伙電信詐騙案件和1起多達11人的信息網絡犯罪團伙案件,抓獲電信詐騙嫌疑人18名,對詐騙分子進行了有力打擊。

針對每一起詐騙案件,李興衛都深入調查和研究,結合辦結過的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來剖析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慣用手段,總結背后的規律,不斷更新“知識庫”,為群眾反詐筑起更高的防線。

對此,除了“不貪便宜,不轉賬”,怎么更有效的守住自己的財產,他向群眾們分享自己的“獨家門道”:建議夫妻或母子等至親直系家屬綁定銀行卡——但凡面臨大額金額轉賬時,必須銀行卡綁定的雙方都同意操作后才能提交。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李興衛解釋,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當事人頭腦沖動上當,讓多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來澆冷水、踩剎車。

從軍時,李興衛多次在重大通訊保障任務中受到上級機關通報表揚,曾獲個人三等功兩次;入警后,李興衛利用自身從事信息化工作多年優勢,主動學習并掌握視頻偵查、模式識別等警用信息化平臺與系統,曾獲評優秀公務員和受到分局嘉獎。

從橄欖綠到警服藍,李興衛一直不忘初心:“就像我名字中有個‘衛’字,從前在軍營的堅守是保家衛國,現在是這身警服更是賦予我‘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責任!”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