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劉麗(中)一行到云陽寶坪鎮江南村進行高粱抗旱技術指導。(受訪者供圖)
8月14日,早上7點整,重慶市農技推廣總站糧油科科長劉麗和方立魁、劉偉兩位同事準時走進高鐵車廂。此行的目的地是云陽縣寶坪鎮。
在我市糧油單產提升攻關“百千萬”示范行動中,寶坪鎮是高粱種植萬畝示范片。高粱收獲在即,在高溫天氣下,“示范片情況怎么樣?有沒有受到影響?”這些問題一直牽動著劉麗和同事們的心,盡管是周末,他們還是決定趕第一班高鐵前去看一看。
高鐵轉乘汽車,抵達寶坪鎮江南村已是9點半,當地干部也已陸續趕來。進入田間,看著被穗粒壓彎了腰的高粱,劉麗稍稍放了心,與當地干部交流起今年的種植情況。
“這邊情況還不錯啊,好像沒怎么受高溫影響。”劉麗說。
“是的,我們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組織大戶和散戶趕在4月底之前就完成了播種,這才躲過了這次高溫對高粱生育期的影響。”寶坪鎮農服中心主任向信華說道。
交流間得知有少部分高粱因前作茬口影響,播種稍晚,劉麗建議,對這部分田塊要合理調配、尋找水源,加強灌溉,減輕干旱影響,“總之,低海拔的要加緊收割,顆粒歸倉,中高海拔的要補充水源,加強管理。”
現場,大家對示范片進行了測產,平均畝產為359公斤,最高的田塊超過600公斤。“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本來覺得能有200多公斤的平均水平就不錯了,沒想到還能超出這么多!可見示范片種植技術是到了位的。”劉麗說。
隨后,一行人又來到劉柏秋等種植大戶家中,從高溫天氣下加快搶收進度、預防中暑的角度,建議他們盡量采取機械采收方式,并向他們提供了可靠的機收服務隊的聯系方式。
看完高粱,大家又去紅薯地里查看紅薯長勢,烈日照射下紅薯葉子全都趴在了地上。劉麗說:“還是要加強灌溉,如果實在缺水,那就用秸稈覆蓋的方式,盡量為土壤保水。”向信華聽后表示:“目前鎮上已經購置了抽水機,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忙完這些已近中午1點鐘,匆匆吃完飯,劉麗一行人又前往高鐵站返回主城區。15日,她還要帶隊去大足指導水稻抗旱技術。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最近為應對高溫伏旱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市農業農村委組織了19個專家指導組深入實地指導生產。作為指導組的成員,近兩周,市農技推廣總站糧油科6名工作人員分為3組,已深入8個區縣開展了實地指導。
[ 責編: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