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38903
近日,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辦理了多起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其中甚至有上網課的中學生因出租名下微信號等網絡交友賬號供電信網
近日,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辦理了多起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其中甚至有上網課的中學生因出租名下微信號等網絡交友賬號供電信網絡詐騙團伙使用,被詐騙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由于在家長期接觸網絡,眾多在家上網課的學生成為詐騙分子盯上的新目標,這無疑值得家長、老師和學生多方警醒。
12月29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反詐中心從浙江警方處獲得線索,當地一名群眾遭遇詐騙,案件關聯到九龍坡轄區居民小駱(化姓)的微信賬號,屬地二郎派出所隨即將小駱帶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原來,最近幾個月,就讀于重慶市某中學的高二學生小駱一直在九龍坡區某小區家中上網課,說起來,小駱還算一名自立的學生——因為網課軟件會員需要支付費用,不想讓家長出錢的他,有了趁著在家網課找一份網絡兼職的想法。12月21日,通過社交平臺,小駱找到一則“代掛QQ和微信,一天200至300元”的廣告,他覺得很合適,“代掛而已,也不耽誤學習、生活,收入還不少。”添加對方預留的QQ號后,對方告知只需將微信交給其登錄使用,其他的都不用管。
然而,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小駱并沒有得到所謂的兩三百元日結工資,對方以“老板跑了”“業務量太少”為由,只向其支付了20元。而小駱查看了對方用自己的微信的操作,對方用自己的微信號發布了不少兼職招聘信息,也似乎的確“業務量少”,并沒有幾個人加自己微信好友。此外,小駱發現自己微信部分功能被限制,“有點得不償失”,便不再與對方聯系。
辦案民警張楠陽對小駱展開了嚴肅的法制教育,小駱聽了民警的分析后,才恍然大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不只是遇到了不正規的兼職招聘,更是可能在無意中成為了詐騙分子的幫兇!張楠陽介紹,在微信群和QQ群中經常會看到的微信租賃廣告,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出借自己的微信賬號,每天就能從上家那里結算傭金,這對于很多人來說無疑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特別是在校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們更容易上當信以為真。然而,租來的賬號往往被不法分子用于實施詐騙,詐騙分子看中的就是學生群體已實名且無異常交易的賬號。這些租來的微信帳號除了被用來實施詐騙,還很容易被詐騙團伙用來“洗白”手上的贓款,逃避監管部門和警方的追蹤。
九龍坡警方提醒,切勿為一時貪念、蠅頭小利,就將自己的QQ號、微信號出售或出租給他人,被詐騙團伙用于進行違法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被騙錢款難以追回等嚴重后果。網課學習期間,家長要監督好未成年的學習生活,不要輕信網絡上拿著誘餌故意搭訕的陌生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社交網絡賬號、銀行卡等信息,同時要充分關注孩子用網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為孩子上好網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