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重慶軌道交通“超強大腦”預計年內投用

本文來源:華龍網 閱讀:4963

昨日,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了解到,重慶軌道交通正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從列車運營、行車調度到軌道運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讓軌道交通運營更“智慧”,乘客出行更便捷高效。

地鐵24號線茶涪路站效果圖。重慶軌道集團供圖

列車

地鐵24號線打造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 或采用“3+3”靈活編組運營模式

近日,重慶地鐵24號線“火焰八號”TBM順利始發,線路建設再提速。作為重慶軌道交通智慧化示范線,這條快速建設的線路智慧化特點突出:全自動駕駛、場景化運營、云化物聯網。

“全自動無人駕駛,是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方向。”重慶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24號線作為重慶首條無人駕駛的軌道交通線路,具有高效、集成、智能的列控系統。與傳統駕駛模式相比,全自動無人駕駛模式下的列車遇到突發故障時應急處置反應速度更快。

同時,地鐵24號線將考慮采用的“3+3”靈活編組運營模式:平峰時段,6編組列車分解為兩列3編組列車,下線冗余運力;高峰時段3編組列車則再度聯掛為6編組列車補充運力。根據不同時段的客流量改變運行列車編組數量,既可提升高峰時段的載客量,又可有效降低平峰時段的運營能耗。

調度

動態精準調度 “超強大腦”計劃年內投用

軌道交通的行車秩序和運營安全都靠控制中心指揮。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列車運行圖編制,實現動態精準調度?重慶軌道集團打造了綜合運營協調指揮中心。

該指揮中心集合了重慶軌道交通全線網行車、設備、客流等海量生產數據,可進行運能運量匹配分析、各維度客流預測等科學分析,如同軌道交通的“超強大腦”。

這個“超強大腦”,可為軌道交通優化運營組織提供決策建議,實現運營突發事件的“一鍵處置”“一網統管”“一鍵發布”,在增強線網運營應急事件應對能力,提高運營組織效率與市民出行效率的同時,構建起軌道交通與公安、消防、氣象等部門的數據共享與應急協同聯絡機制。

目前,該指揮中心處于調試階段,計劃年內投用。

運維

24小時監測橋梁“健康” 遠程為列車做“診斷”

重慶是橋都,軌道交通專用橋、公軌兩用橋數量在全國已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中名列前茅。

如何保障軌道交通橋梁的安全?重慶軌道集團構建起集檢測、監測、管養于一體的城市橋梁智能運維綜合管理平臺。

以橋梁安全監測系統為例,通過自動化、智能化傳感器及監測設備,橋梁安全監測系統可以在線全天候實時監測橋梁信息,及時發現可能影響行車的相關因素,實現全方位評估與智能預警。

此外,重慶軌道交通的車輛運維也有“健康管理及智能運維系統”,可實現列車遠程故障診斷、數據分析等功能,并通過智能化診斷分析技術,制定運維計劃,實現列車檢修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記者 劉艷)

(責編:蓋純、劉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