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關注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第十七屆年會 | 顧問企業用實際行動助力成渝地區雙城

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26120

今年1月,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上明確,要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重慶日

今年1月,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上明確,要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

重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市長顧問團會議的很多顧問企業,都在用實際行動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多家顧問企業在川渝兩地有布局

成渝兩座城市,在西部地區有舉重輕重的地位,不少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布局中國西部時,都會優先考慮這兩座城市。在市長顧問團企業中,不少企業選擇同時在兩地布局。

西門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

首屆智博會上,西門子與重慶市政府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將助力重慶進一步推進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和職業教育等產業的發展和行業應用。

2020年,兩江新區又與西門子交通簽署合作協議,落地了西門子交通在華首個且唯一的智能交通5G能力中心,助力兩江新區乃至整個重慶探索5G時代的智能交通創新研發之路。

另一方面,西門子不僅在成都一直設有工廠,今年6月還宣布把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落戶成都,該項目將創造近400個工作崗位,并有助于西門子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本地化價值鏈,提升在自動化、數字化領域的研發與制造能力,進而更及時高效地響應中國乃至全球客戶的需求。

微軟中國于2020年在重慶渝北區掛牌了“成渝雙城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基地”,該基地由“微軟云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重慶人工智能加速器”和“微軟菁英培訓暨認證計劃-天府新區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兩家科創平臺合作成立,旨在進一步促進技術型企業協調發展,促進科創型企業跨區域、多平臺快速發展。

推動渝西地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

今年6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上提出,要將渝西地區打造成為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而顧問企業中,有很多在渝西地區投資落子。

巴斯夫作為市長顧問團會議元老級顧問企業之一,于2015年就在重慶長壽投用了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工廠,目前已累計生產交付一百萬噸MDI產品。今年3月,重慶長壽經開區還宣布,巴斯夫重慶工廠已實現了一千萬安全工時。

“新晉”顧問企業豐益國際集團的子公司益海嘉里,則在江津區落戶了一個生產基地。該基地的大豆壓榨項目于2020年投產,年加工大豆120萬噸,年產值50億元。據了解,項目整體投產后,可實現年加工能力200萬噸,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糧油加工生產基地。

市長顧問團會議秘書處還透露,本屆年會期間,顧問企業之一的BP公司將與永川區進行對接,雙方很可能在化工方面洽談合作。

為“雙圈”建設提供90條建議

顧問企業還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真經”。

市長顧問團會議第十六屆年會期間,各顧問圍繞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了90條意見建議,主要包括強化產業協同合作、加快數字化升級、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等四個方面。

比如,顧問們認為,川渝兩地產業結構較為類似、產業布局整體趨同,建議川渝兩地加快構建一體化發展的產業合作協調機制,整合優勢資源,推動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四鏈”融合,建立一體化產業政策體系,共同打造世界級優勢產業集群。

同時,顧問們深入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開放型經濟的影響,建議川渝兩地緊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強化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化”融合發展觀念,加快智能產業發展和產業智能化改造,助推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構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產業體系。

主編:

曾立

編輯:

賀子桓

校對:

羅建軍

審核:

鄒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