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華龍網 閱讀:7199
2023年度重慶市級幸福河湖建設河流——奉節草堂河 市水利局供圖
記者昨天從市水利局獲悉,首批58條2023年度重慶市級幸福河湖建設名單出爐,長江(南岸段)、嘉陵江(江北段)、芙蓉江(武隆段)等河湖被納入建設名單。自此,首批市級幸福河湖建設全面啟動。
重慶處于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有河流5300余條、水庫3000余座,其中1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17座、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10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線長度達3.5萬公里,水系發達、河流縱橫。實施幸福河湖建設,能更好地梳理總結全市河湖治理模式和成效特色,提檔升級護河治理,統籌推進全市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管理和保護。
今年5月14日,《重慶市第5號市級總河長令》發布,決定圍繞“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目標,在全市實施幸福河湖建設“百千行動”,到2027年,建成市級幸福河湖100條(座)以上(含水庫,下同);到2035年,建成市級幸福河湖1000條(座)以上。
“我們根據第5號市級總河長令制定了重慶市幸福河湖建設‘百千行動’工作方案,出臺了幸福河湖評價指標體系,并印發了首批58條2023年度重慶市級幸福河湖建設名單。”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幸福河湖評價指標體系重點突出“河庫特色特點”,構建的分別適用于河流和水庫的《指標體系》,均以“基礎安全、特色鮮明、管護科學、群眾滿意”為四個子目標而設。
據介紹,適用于河流和水庫的《指標體系》在指標設置方式一致,分為“通用指標”“專用指標”和“可選指標”三類,“通用指標”是所有河湖必須選擇的指標,“專用指標”為具有某種特定功能河湖的必選指標,“可選指標”則根據河湖具有的特色亮點進行自主選擇。其中,基礎安全、管護科學和群眾滿意三個板塊的指標均為通用指標;特色鮮明板塊的指標主要為可選指標,包括生態健康、水源無憂、親水宜居、綠色富民等內容,旨在通過指標體系評價反映不同幸福河湖的區域特點和流域特色。
“每條(座)幸福河湖建設周期為1到2年,建設完成后,我們將組織開展滿意度調查,邀請河湖直接受益群眾評價幸福河湖建設成效,群眾滿意度低于80分的不予認定為幸福河湖。”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幸福河湖建設范圍包括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中型及以上水庫,以及其他基礎條件好、社會公認、群眾受益度高的河湖;堅持把群眾滿意度作為幸福河湖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幸福河湖建設群眾全過程評價標準和共管共評工作機制,形成河湖共督、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格局,創新河湖“隨手拍”“掃碼評”“惠民享”等群眾參與平臺,實現幸福河湖惠民有感。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投入80億元,開展了兩批共25條示范河流建設,其中第一批10條示范河流建設已于今年6月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并開展了區縣級驗收,為推進市級幸福河湖建設奠定積累了先行先試經驗。據重慶日報
2023年度重慶市級幸福河湖建設名單
長江(渝中段)、長江(南岸段)、嘉陵江(江北段)、嘉陵江(沙坪壩段)、大周溪、中井河(黔江段)、太極河(黔江段)、黎香溪(涪陵段)、慧谷湖(水磨灘水庫)、上橋河、金鰲湖(蠻洞溝山坪塘)、蘇家橋水庫、燦若湖水庫、大溪河(九龍坡段)、璧北河(北碚段)、黛湖水庫、新橋水庫、五布河(巴南段)、龍崗水庫、桃花溪(長壽區)、塘河、黃墩溪、柏水溪(合川段)、神女湖(勤儉水庫)、大溪河(南川段)、清溪河(綦江區)、龍水湖(龍水湖水庫)、三江水庫、璧北河(璧山段)、玄天湖(玄天湖水庫)、涪江(潼南段)、黃桷灘水庫、南河、龍溪河(梁平段)、左柏水庫、雙桂湖(張星橋水庫)、芙蓉江(武隆段)、任河、包鸞河、三合湖(三合水庫)、馬耳壩水庫、小江(云陽段)、清水湖(蓋下壩水電站水庫)、草堂河、龍橋河、官渡河、中梁水庫、湯溪河(巫溪段)、悅崍河、梅江河、石堤電站水庫、平江、小河壩河、芙蓉江(彭水段)、人和湖(人和水庫)、鳳棲湖水庫、蒲河(萬盛段)、養生河(萬盛段)。
(責編:蓋純、劉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