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華龍網 閱讀:15695
垃圾分類服務點。市城市管理局供圖
對準攝像頭“刷臉”認證,垃圾蓋子自動打開,廚余垃圾實現輕松分類投放……這是重慶璧山區香江嘉園小區居民投放垃圾的場景,自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廂房投用以來,從“一袋扔”到“隨手分”,垃圾分類逐漸從“新時尚”變成了居民們的“新習慣”。
生活垃圾分類這一“關鍵小事”,也是重慶市政協委員普遍關注的社情民意熱點問題,這項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的系統工程,不僅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彰顯了城市的綜合治理能力。
去年以來,重慶市政協委員充分調研了解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情況和生活垃圾分類現狀,發現重慶垃圾分類整體工作成效連續四年位列西部城市前列,成效顯著的同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收集設施有待完善,收運管理還有差距,處置設施存在短板。
“小切口”里蘊含大民生。對此,有市政協委員建言,進一步完善分類收集設施,如加強現有生活垃圾投放設施的升級改造,完善除臭、洗手、照明等基礎功能,鼓勵增加語音提示、自動開關蓋等人性化、便民化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分類收運管理水平,如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加快推進智慧環衛系統建設,提高全市“互聯網+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如跟進完善處置設施相關管理規范,加強日常監管,確保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穩定運行、無害化處置。
這些建議經認真梳理并最終轉化為《深化后疫情時代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的建議》等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和辦理后,得到高度重視,并被交由相關職能部門研究后予以落實。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結合實際,加快推進分類投放設施升級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升級改造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占比71.8%,計劃到2024年底,全市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升級改造率達到100%。
同時,不斷提升分類收運處理能力,全市配備分類運輸車輛5800余輛,分類的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分類收運,已建成投運74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分類處置能力3.4萬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全國領先,中心城區原生生活垃圾實現全焚燒、零填埋。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分類處理能力。(記者 劉艷)
(責編:蓋純、劉政寧)
雙12的熱潮還未褪去,年貨節又火熱登場了,剁手黨們的錢包還好嗎?有沒有深陷網購陷阱?遭遇網購糾紛,你知道該如何維權嗎?大家好,我是九
1月3日,市疾控中心發布1月健康風險提示,并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市疾控中心傳防所所長龍江介紹,2023年10月以來,我市主要以肺
重報深一度 | 投資千億!這家央企聯手渝企布局重慶市場有何深意
▲2023年11月30日,隨著中跨合龍段施工完成,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渝武高速公路復線草街嘉陵江特大橋實現合龍。(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