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城口縣高燕鎮:走好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道路

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11679

近日,在重慶首個高含量淫羊藿林下GAP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正在務工,基地一片繁忙景象。這是城口縣高燕鎮走好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個縮影。

▲村民在高燕鎮黃連基地務工

據了解,多年以前,位于城口縣西南部的高燕鎮一直是一座因“礦”而興的工業重鎮。如今,受綠色生態轉型發展路線的規劃和影響,高燕鎮黨委政府立足工業園區建設用地資源優勢,配合推進高燕靜脈產業園區建設,建成60萬方/年商品混凝土生產線,推動建成城口縣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加快修建城口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服務于全縣綠色建材,廢棄物品分揀與利用及廢舊汽車拆解等重點工作,粗放型錳礦經濟被逐漸擯棄,當地綠色工業經濟、林下經濟、城郊經濟逐漸興起,綠水青山逐漸轉變為“金山銀山”。

聚焦“林地資源”

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

2021年,重慶首個600余畝高含量淫羊藿林下GAP種植基地落地城口縣高燕鎮星光村。如今,全鎮6.5萬畝林地納入國儲林收儲范圍,全力優化林下產業布局,綠色生態轉型之路逐步夯實。據統計,2022年,進行試種植的高含量箭葉淫羊藿產量已達到50千克/畝,產值高達1萬元/年/畝。當前,全鎮的林下產業正逐步帶動起中藥材產業經濟發展,村民們的鄉村振興之路愈發清晰。

據了解,高燕鎮紅軍村種植標準化黃連已達1200余畝;河岸村連片人工林下種植天麻100余畝,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900畝;“安令閣”破壁靈芝孢子粉首次走出國門,打破了近30年城口出口額為“零”的紀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村民自行開展林下高含量淫羊藿、重樓、黃連、黃柏等中藥材種植達7000畝,兌現國儲林補助258.7萬元,120余名剩余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同時,利用林下發展山地雞10萬羽、中蜂3500箱,全面推動林下立體產業發展。

聚力“城郊區位”

城郊經濟迅速升溫

“以往我們這里到處都是煤煙味,熏得人都懶得出來,現在不同了,處處山清水秀。”高燕鎮村民劉女士說。

據了解,在大力發展生態綠色道路的推動下,目前,高燕鎮已借助城郊區位優勢,成立了大巴山森林人家16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體驗田園生活。此外,鎮內還建成觀光藍莓采摘園、生態百果園2個,促進城郊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近郊村民有組織、成規模地種植綠色蔬菜280畝,保障縣城農特產品輸送。

“我們還利用原有企業關停后集中連片的閑置廠房和閑置堆場等資源,發展農林產品初加工和冷鏈物流等產業,建成凍庫1630立方米、農林產品倉庫1100平方米,購置農產品初加工設備32臺,主動承接縣城功能轉移。”高燕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高燕鎮將繼續圍繞鄉村振興“錢、地、人”三要素,多措并舉,全力解決項目落地、企業生產、農民發展等存在的問題,為綠色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龐佳琦)

編輯:彭光瑞???? 主編:胡東強 ???? 審核:李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