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報告:新職業青年崛起 直播電商操盤手等職業受追捧

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34427

2024年2月,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快手,對3153名新職業青年進行了一項新職業帶動新就業狀況調查。調查顯示,八成受訪新職業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

2024年2月,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快手,對3153名新職業青年進行了一項“新職業帶動新就業狀況調查”。調查顯示,八成受訪新職業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實現就業創業,創新技能型新職業最受青年青睞,受訪青年對于長期從事數字生態新職業的意愿較高。

著眼于社會發展和新消費趨勢,通過數字平臺進行就業創業的青年群體被稱為“新職業青年”。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職業青年崛起,成為我國就業市場上不可小覷的一部分,也成為青年群體就業的重要方向。
 
快手等數字平臺在提升年輕人職業成長、滿足多元化職業需求、提高就業匹配效率、返鄉就業創業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八成受訪新職業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實現就業創業
“新職業帶動新就業狀況調查”顯示,80.0%的受訪新職業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實現了就業創業。在工作年限方面,78.5%的受訪新職業青年接觸短視頻行業的時間在3年內;日均工作時長方面,68.6%的受訪新職業青年集中在1-6小時,其中3-6小時的占比最高,為41.6%,30.6%的受訪青年工作時長超過6小時。

“半年時間,我在快手直播間幫助上萬件農產品走出大山。”東北農業大學2022屆畢業生文淼“跨界”成為新職業直播氛圍師的一員。在助農直播間里,文淼不僅當“捧哏”帶動氛圍,還橫跨直播的各個階段,負責設備調試、后臺操作、維護直播秩序、數據復盤等內容。

如今,越來越多像文淼一樣的新職業青年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翻新”自己的專業,成為“數字工匠”,不僅打開了新的就業空間,還在推動數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發揮價值。

短視頻直播行業正吸納大量就業,形成專業化、職業化的新職業生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原黨委書記陳李翔表示,隨著短視頻直播生態與產業深入融合,更多新業態和新職業不斷成長。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與實體經濟相融合,賦能傳統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數字時代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
 
要創新更有技術,創新技能型新職業受熱捧
哪些新職業最受青年青睞?調研顯示,當前青年更偏好從事創新技能型新職業,產品研發員、直播電商操盤手、數據分析師、視頻剪輯師、直播選品員位居青年愿意從事的短視頻直播新職業的前五位。

以直播電商為例,一個直播間帶動30余種新職業,包含產品研發師、直播電商操盤手等創新技能型新職業,也包含店鋪運營師、活動運營師、直播氛圍師等運營型新職業。數字平臺不斷推動多元職業發展。
 
首都經貿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短短幾年時間,網絡直播已經在直播電商、跨境電商、教育培訓、市場營銷、藝術表演、經驗傳遞、專業咨詢、鄉村振興等各領域大放異彩。青年就業不要只盯著傳統職業,數字平臺為青年勞動者創造了更廣闊的就業機會。
 
青年普遍看好數字新職業前景,愿意長期從事
受訪青年對新職業發展空間充滿期待。談及選擇短視頻直播新職業的原因,受訪青年答案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實現個人的興趣愛好”“發展空間大”和“實現自我追求”,他們普遍看好新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近七成(69.5%)受訪新職業青年愿意長期從事數字生態新職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研究員余興安在調研時發現,新職業青年難以第一時間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專業的培訓,進而加大就業難度。他建議,加快在各領域建立職業長期觀測制度,對新業態、新職業的產生和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建立職業成熟度評價標準,持續發布新職業信息,支持平臺企業開展新職業申請、新職業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部門與數字平臺的聯動,發揮數字平臺對新職業推動的前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