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渝中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金橋行動”專場活動。
春風十里,嘉陵江畔。眼下,重慶母城渝中眾多景點熱度高居不下,文旅市場呈現出喜人的態勢。
近年來,渝中對文旅產業的金融支持可謂動作不斷。立足重慶自貿試驗區渝中板塊的紅利和渝中金融業發展優勢,一系列精準支持文旅產業轉型升級、融合創新的政策措施持續出臺,“金融+文旅”的跨界合作不斷碰撞出火花,持續提振了全區文旅營商環境。深化“金融+文旅”特色服務深耕渝中實體經濟發展也因此入選渝中區2023年度優化營商環境示范案例。
政銀聯動解決“找誰貸”
2023年,對消費具有強帶動作用的文旅產業迎來全面復蘇,急需“金融活水”的注入和加持。
然而,文旅和金融之間,客觀存在一定的壁壘和代溝。“文旅行業企業、個體工商戶點多面廣,以銀行為代表的投資方和以文旅企業為代表的融資方之間缺乏直接溝通機制,造成了銀企信息不對稱,客戶‘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并存的現象。”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這一普遍現象,渝中早已有所關注。
2023年11月10日,由渝中區金融辦、渝中區文化旅游委以及全市首家文旅特色支行重慶銀行洪崖洞支行聯合舉辦的文旅企業新媒體素養提升培訓暨金融賦能推介活動,就承擔起暢通資本進入文旅行業渠道,構建資本賦能文旅行業平臺的重要作用。活動邀請區內文旅企業參加,重點聚焦渝中文旅專屬金融產品、特色金融服務等進行了展示推介和投融資意向洽談,現場,多家文旅企業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信貸產品。
卓有成效的產業投融資對接活動,成為渝中以金融賦能文旅的“固定動作”。2023年以來,渝中分行業領域開展了文旅、商貿、軟信科技、專精特新等40余場次政銀企對接“金橋行動”專場活動,匯集融資產品300余個,融資授信近3億元。與此同時,面向廣大小微主體的全區19家金融服務港灣星羅棋布,將文旅企業融資的“朋友圈”進一步拓展。
產品推動破解“無法貸”
“不是不想貸,而是貸不了!”老周是山城巷傳統風貌區一家文創產品店的老板,2023年初,在得知轄區即將舉辦一場融資對接會時,老周沒好氣的一句話道出了不少文旅人的心聲。
不過,老周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扭轉。在渝中區的牽線“撮合”下,重慶銀行洪崖洞支行針對商家因租賃經營、沒有自有產權導致的融資難困境,批量發放針對性產品“租金貸”,通過數字信貸模式開啟授信“綠色審批通道”,貸款“在線申請、智能秒批、自助放款”,既有效緩解了商家經營壓力,又穩定了經營方的租金收入。同時,通過“文旅貸”傾力支持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推進。
近年來,渝中鼓勵引導轄區金融機構擴大企業抵質押范圍,探索開發適合文旅企業特點的“文旅貸”金融產品,將文旅企業擁有的品牌、版權、創意設計等IP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資產評估,對企業精準畫像、定向融資,形成集大中、小微、零售及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多元化文旅產業投融資模式,又專又精地支持文旅企業發展。
在“文旅貸”模式下,文旅企業貸款利率相較于同類型金融機構、同類型企業以及同類型期限的貸款低1-2個百分點。截至目前,“文旅貸”已累計為渝中區13家文旅及相關企業提供授信金額3850萬元,發放金額3550萬元。
機制驅動化解“不敢貸”
金融機構為什么愿貸、敢貸?文旅企業為什么能貸、會貸?這一切還要歸功于完善的文旅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文旅金融服務涵蓋了信貸、租賃、擔保、保險等多個領域,服務市場體系越完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就會越有保障。
渝中的做法是,積極發揮政府作用,與重慶銀行洪崖洞支行合作,設立了5000萬元的資金池。
這一機制通過政策擔保和資金池支持,強化了政策性的擔保和再擔保的征信和風險分擔的功能,降低了文旅企業的授信門檻。在貸款到期無法履約的情況下,風險由資金池與重慶銀行按7:3比例分擔。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渝中金融業優勢,大力推進金融租賃、保理、保險等非銀金融機構的建設,為銀行信貸提供有效的補充。
此外,渝中還以打造“誠信渝中”為引領,在完善文旅企業信用體系上發力,通過規范信用信息管理、推進信用承諾、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推進“信易+”等多項措施,構建集信息歸集、分析、展示和服務評價、投訴舉報于一體的利企惠民信用服務體系,讓金融的源源活水不斷滋養文旅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發展水平。
(袁僑偲)
編輯:彭光瑞???? 主編:胡東強 ???? 審核: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