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10201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前夕勝利的曙光即將到來日寇仍在負隅頑抗并在此時秘密制定了末班車計劃妄圖實現其最后的野心圖謀汽笛聲鳴,發車時到這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前夕
勝利的曙光即將到來
日寇仍在負隅頑抗
并在此時秘密制定了“末班車”計劃
妄圖實現其最后的野心圖謀
汽笛聲“鳴”,發車時到
“這位旅客,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踏上這輛前途未卜的末班車”
一列火車,七名旅客,陰謀暗潮涌動
代碼暗號,影影綽綽,難辨是敵是友
這段文字不是影視作品中的情節
這是“沉浸式紅色劇本演繹”中的一幕
大連市瓦房店青年用“劇本殺”的創新形式
沉浸式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近日,大連瓦房店團市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了“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沉浸式黨建劇本殺體驗活動。活動中大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跨時空對話”,走進崢嶸歲月,感悟黨史,感悟紅色文化,致敬革命先輩,汲取奮進力量。
活動中,大學生們通過現場演繹、劇情推理、情景再現等方式化身愛國志士,穿越到劇本所設定的年代和背景當中,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親歷那些舍身忘我的艱難抉擇,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情節,有趣的互動形式和邏輯推理,讓弘揚愛國主義文化有了不一樣的體驗,讓學習二十大精神形式更加鮮活生動。
華僑大學 王長國:隨著劇情的展開,那個時代的抉擇與堅持也借由角色扮演的方式傳遞給我,我想在這里向那些曾經在艱難歲月里勇敢拼搏的革命先烈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遼寧大學 陳辰陽:劇本中我飾演的是一名為獲取勝利同各方敵人周旋的共產黨員,在這個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無畏和大愛無私,也更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團員青年,我將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精神,讓奮斗與擔當中閃光!
遼寧大學 宋佳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體驗了那段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感受到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也為他們在民族大義與個人小我間毅然決然選擇前者而深深的觸動著。
團市委將繼續探索青少年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新路徑,搭建青少年理論學習交流新平臺,教育引導全市青少年賡續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與精神譜系。強化青春向黨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讓黨史學習、黨性教育更加有形、有新、入心。
文:晉澤喬
【免責聲明】獨角新聞未標有“來源:獨角新聞”或“獨角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獨角新聞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如需商務合作及新聞線索爆料請聯系獨角新聞:19123038780(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