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獨角 >

?大連瓦房店得利寺鎮的“致富果”

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17913

人間最美四月天,四月最美的顏色莫過于櫻桃紅。在遼寧大連瓦房店得利寺鎮,設施大棚內,紅艷艷的大櫻桃已經掛滿了枝頭,開始大批量上市

    人間最美四月天,四月最美的顏色莫過于櫻桃紅。在遼寧大連瓦房店得利寺鎮,設施大棚內,紅艷艷的大櫻桃已經掛滿了枝頭,開始大批量上市,老百姓們形象地將這些大櫻桃稱之為“致富果”。

    得利寺鎮是全國大櫻桃成熟最早、結束最晚的地區。這里的“大櫻桃經濟”已經成為了新時代全國各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縮影。
助農興業,政府有作為
    得利寺鎮位于遼東半島中部,地處北緯39°43′與39°48′之間,處于寒暑交界地帶,屬于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較大……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不僅讓這里出產的設施大櫻桃品質出眾,而且成熟期也比其他產區更早。得利寺鎮櫻桃種植歷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得利寺鎮櫻桃栽植始于190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而得利寺之所以會成為全國大櫻桃產業發展的領航者,除了自然和歷史獨特優勢之外,當地政府更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用果農們的話來說,“沒有政府這些年的幫扶,咱得利寺的大櫻桃火不起來,更賣不上現在的好價錢。”

    “得利寺是國家農業部授予的全國大櫻桃設施栽培第一鎮,全鎮櫻桃栽植面積4萬余畝,190萬株,產量3萬噸。其中設施栽培面積上萬畝,設施大棚3000多個,櫻桃樹20萬株,產量6000噸。今年櫻桃成熟時間跟去年基本相同。暖棚大櫻桃的品質明顯提升,上市價格較往年同期上漲了20%左右,而且是供不應求。得利寺大櫻桃交易市場現在每天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有1000多人,市場每天交易量在15萬斤左右。” 得利寺鎮黨委書記張弘介紹說。
    每天15萬斤左右的交易量,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別的不說,物流運輸就是個大問題,況且大櫻桃又是一種非常不耐貯藏的水果,采摘后最多幾天口感上就會發生改變。這可是過去曾經讓果農們倍感頭痛的老大難問題,稍有不慎這一年的辛苦努力就會打了水漂。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政府想了很多的辦法。2020年5月,得利寺鎮率先與順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如今,鎮內常年有京東、順豐、德邦、圓通等十余家國內大型物流公司設點入駐,為得利寺大櫻桃產業物流運輸保駕護航。豐收的季節,得利寺大櫻桃交易市場的貨物依靠陸運、空運等方式每日運達全國100多個城市,貨運交易輻射范圍涵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昆明等幾乎所有國內一線、二線城市。位于得利寺村的京東物流瓦房店市得利寺鎮農產品預處理中心占地1.5萬平方米,旨在對得利寺鎮乃至整個瓦房店市地區的物流秩序進行整合,不僅提升農產品的新鮮度和物流的快捷速度,同時也能夠降低物流成本,使更多的電商和農戶直接受益,為大櫻桃銷售創新模式的推廣打下了基礎,提供了助力。
品牌建設,百姓得實惠
    對于得利寺鎮的果農們來說,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大櫻桃早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連政府領導都曾為他們直播帶貨。
今年3月31日,2023農民豐收節之大連大櫻桃直播通全國活動在得利寺鎮啟動,借助直播、短視頻等數字化手段,賦能大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幫助種植戶拓展新的增收路徑。一處櫻桃直采基地內,多位抖音平臺直播達人現場介紹大櫻桃品種、大小、種植等情況,并分享試吃口感。在他們的身后,十幾位工人正在加緊分揀、裝箱,一派忙碌景象。網友下單的櫻桃第二天一早新鮮采摘,直郵到家。直播間里不少網友忍不住在評論區點贊,并紛紛下單購買。當天幾個小時直播,成交量500多單,成交額達到10萬多元。
    電商平臺的加入,縮短了從田間到舌尖的距離,線上銷售增長10%~15%。線上與線下銷售相結合,使市場需求量進一步增加,大櫻桃價格進一步上漲,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品牌是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加強品牌建設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途徑。得利寺鎮在加強櫻桃產業品牌建設方面全面發力,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終于有了沉甸甸、金燦燦的收獲——
2017年6月,得利寺鎮被中國園藝協會櫻桃分會評為“中國大櫻桃設施栽培第一鎮”;2017年12月,“得利寺大櫻桃”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得利寺大櫻桃”現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8年,成功舉辦“中國櫻桃年會”;同年3月,得利寺鎮被評為“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櫻桃產業種植示范基地”;同年7月,得利寺鎮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2021年5月,“得利寺大櫻桃”獲得2021年中國好櫻桃大賽金獎,成為全國唯一以行政區域為載體獲得金獎的品牌……
    如今,個頭大、硬度高,肉厚汁多,口感純正的得利寺大櫻桃享譽全國,而品牌化發展更提高了大櫻桃產業的效益和大櫻桃的附加值。全鎮櫻桃總產值達12億元,僅此一項就使農民年人均收入達到6.2萬元,占總人均收入的85%。
返鄉創業,增添新動能
    在得利寺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全鎮大櫻桃種植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更新及市場銷售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發展,大櫻桃產業已成為全鎮乃至全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從每年1月份的無土栽培到2、3月份的暖棚,到4、5月份的冷棚,再到6月份的陸地櫻桃,全年有半年以上有櫻桃鮮果,跨冬,春,夏三季。用果農們的話來說,“這在以前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發展大櫻桃產業的過程中,得利寺鎮黨委、政府一直把助農、扶農作為主要工作,從解決百姓土地流轉、基礎設施等問題入手,消除群眾在勤勞致富中的后顧之憂,讓大櫻桃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這些惠民措施也吸引著越來越多昔日進城打工的村民返鄉創業。
    得利寺鎮盧屯村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自己以前一直在外地的工廠打工。這幾年聽說留在村里的鄉親們都靠種大棚櫻桃發家致富,自己也動了心思,但又苦于沒有一點櫻桃種植技術。“是政府的好政策讓我看到了希望”,談及于此,這位村民的激動心情溢于言表。

    沒有建大棚的土地,村里為她協調了土地流轉;缺少建大棚的資金,村里幫助辦理了貸款;不懂種植技術和銷售,專業人員不僅上門服務,而且“包教包會”……就這樣,她白手起家建起了溫室大棚,種起了大櫻桃,從“技術小白”晉升為“管理能手”。一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比在外邊打工強太多了”。
    在得利寺,通過返鄉種植大櫻桃發家致富的村民越來越多,這其中也包括部分學有所成的年輕人。這些“新農人”在創新創業的同時,也在反哺他們眷戀和熱愛的鄉村。張弘書記說:“年輕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速度快,給產業發展帶來了生機,給鄉村農村生活帶來了活力。這些‘新農人’正在成為我們推動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和重要力量。農村的環境和條件這些年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發展機遇越來越多,對于‘新農人’來說同樣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我們正在想方設法營造更加友好的氛圍和扎實的條件,確保他們真正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同時通過這些‘新農人’的示范帶動,讓村民們在家門口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和更新的經營銷售理念,共同提高。”

    與此同時,得利寺鎮還加大了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對企業發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幫助解決,給企業在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便利條件。他們還聯合大連農科院、遼寧果樹研究所建立大櫻桃產學研基地,推廣櫻桃豐產優質栽培等新技術十余項。多維度聚力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體同建”,增強了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產業升級,前景無限美
    2022年11月5日,以“新方向·新探索”為主題的得利寺國際櫻桃論壇2022年會成功舉辦。得利寺國際櫻桃論壇由國家桃產業體系和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主辦,遼寧省農科院、瓦房店市委、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協辦。論壇旨在研究和探索全球櫻桃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國際間櫻桃技術合作與交流,致力于通過引領櫻桃產業全鏈條的技術革新,實現全球櫻桃產業發展新突破。主辦方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從事櫻桃產業研究的十余位頂尖專家及行業代表,圍繞主題“新方向·新探索”,結合各自研究領域發表了共計13場的主旨報告。與會專家高度贊賞本屆論壇主題,認為圍繞該主題的交流研討有助于推動世界櫻桃產業找尋未來發展突破口,契合當前世界櫻桃產業從業者共同的意愿和努力方向,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櫻桃行業發展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專注打造“中國大櫻桃之鄉”綜合體,得利寺正在成為大櫻桃產業升級的高地。座落在蔡房身村的櫻桃無土栽培項目,是得利寺鎮實施大櫻桃產業升級的“試驗田”之一。這里現已建成暖棚四棟、冷庫一棟及移動冷庫、管理用房、機井等基礎設施,無土栽培櫻桃(3年生)3000余株。行業領先的控溫控濕雙控技術提高安裝制冷升溫除濕設備,可以隨時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精準規劃櫻桃上市時間,櫻桃提早一個月上市,搶占櫻桃春節市場。
    得利寺鎮的成功實踐再次證明: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一業興,百業旺。扎實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升級,持續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能,一幅鄉村振興動人畫卷已經在得利寺鎮徐徐展開。而這里的發展前景更加無限美好,涌動著蓬勃生機。
文:晉澤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