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1.05.20期 >
A02-團市委書記張繼軍一行赴璧山調研共青團系統  黨史學習教育、青年科技創新、助力鄉村

A02-團市委書記張繼軍一行赴璧山調研共青團系統 黨史學習教育、青年科技創新、助力鄉村

團市委書記張繼軍一行赴璧山調研共青團系統

黨史學習教育、青年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工作


5月12日,團市委書記張繼軍一行赴璧山調研共青團系統黨史學習教育、青年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情況。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璧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歐漢東,璧山區政府副區長王復蓮及團區委相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張繼軍一行首先調研了璧山區新芽種植股份合作社,詳細了解了璧山區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隨后,張繼軍一行來到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調研青年科技創新工作,詳細了解了“體制改革激發動力、市場運作集聚資源、成果轉化生成產業”的產業生態模式。之后,張繼軍一行先后調研了璧山區實驗小學和璧山中學,詳細了解了璧山區中小學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情況。

下午,調研組一行召開了調研座談會。團區委作了工作匯報,有關部門、鎮街、學校、企業團委負責同志和青年代表,圍繞共青團系統黨史學習教育、青年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作了發言。

會議指出,近年來,璧山團區委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服務青年的工作生命線,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等大局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工作有措施、有活力、有實效。

會議強調,共青團使命光榮,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切實擔負好為黨做好青年工作的職責使命。共青團任務艱巨,要努力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緊扣黨政要求和青年所需,發揮好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人才優勢,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共青團責任重大,要把握好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繼續當好新時代共青團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著力推動工作制度化、平臺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

 

為青年群眾辦實事·引導青年堅定奮斗方向——

團市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聯合舉辦

2021年重慶市農村、“兩新”領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5月10日,由團市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聯合舉辦的2021年重慶市農村、“兩新”領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在市委黨校正式開班。村(社區)、“兩新”領域80名優秀青年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班持續5天,是全市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安排,圍繞貫徹落實團中央等五部委《關于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意見》精神,結合為廣大青年群眾辦實事,著眼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治理骨干和青年社會組織骨干,切實為黨輸送一批具有忠誠的政治品格,濃厚的家國情懷,扎實的理論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質的青年政治骨干。培訓期間,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的光輝發展歷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內容進行授課,并組織全體學員到白公館、渣滓洞監獄舊址和紅巖魂陳列館等地開展黨史教育現場教學。

據悉,自2007年啟動以來,市級“青馬工程”在高校、國企、農村、社會組織和其他領域形成了分層分類的培養體系,建立了一套規范化的學員選拔標準和流程,在集中培訓結束后,團市委還為參訓學員建立了為期1年的跟蹤培養機制,隨時關注學員后續成長發展情況,提供繼續學習和交流聯系等支持幫助。一大批“青馬工程結業學員”已經成長為各自工作領域的中堅力量。已在全市累計培養20萬名優秀團干、教師和大學生骨干,其中也涌現出許多為群眾辦實事的先進人物事跡。如合川區三廟鎮戴花村團支部書記何波,面對村內河道污染嚴重導致村民生活不便的問題時,自愿擔任重慶首位民間河長,義務負責三廟河余家灘至響水灘約兩公里河段的清污撈渣,使河道重新變得干凈清澈起來,并且帶領當地村民種植荷花、售賣蓮子,實現了脫貧致富。又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副教授周新雨,牽頭成立重醫附一院“陽光心語”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務隊,積極開展以“關愛成長,筑夢未來”為主題的系列公益活動,深入重慶市10余個貧困鄉鎮的中小學校,累計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十余場,受益師生3000余名,對300余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對60余名嚴重心理問題學生開展“一對一”心理結對幫扶。

“作為一名青年,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惑和迷茫,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引,思想上就容易‘跑偏’。團市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這次舉辦的‘青馬工程’培訓班,組織我們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引導我們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明確奮斗目標,提升自身素質,這是真正為青年辦實事。”參訓學員龍靜淵如是說。

“當前,我們正大力開展為青年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組織了民辦高校青年到紅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教育、為重慶市注冊會計師和注冊稅務師行業青年送去戶外素質拓展交流活動、為重慶街舞聯盟青年開展了機構經營類普法講座,下一步,我們還將為重慶市快遞行業和網約車行業青年開展婚戀交友活動,著力解決快遞小哥和網約車司機在社會融入和婚戀交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團市委相關部室負責人說。

 

我為青年做件事“青春共奮進 緣定古劍山”

綦江團區委組織開展青年交友聯誼活動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激發廣大青年愛國熱情,豐富全區青年業余文化生活,加強青年的交流互動,5月14日,由團市委主辦,綦江團區委聯合南州旅投公司、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承辦的“我為青年做件事‘青春共奮進 緣定古劍山’”青年交友聯誼活動在綦江區古劍山舉行。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年,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等新興領域青年,共200余名單身青年男女一起共享甜蜜時光。

團市委青年發展部部長張斐為活動致辭,綦江區關工委主任楊昌茂發表了青年寄語。

在“愛的抱抱”“愛的傳遞”“愛的寶藏”等游戲環節中,單身青年們不斷增進彼此了解,并形成默契。隨后,青年們分組體驗插花、陶藝、包餃子等活動,在緊張刺激的氛圍中,青年們兩兩搭配完成了各自任務,并分別評選出優勝者,獲得精美小禮品。在最后的心動環節,經過現場的交流了解,被打動心扉的青年將心動號碼牌貼給了自己心儀的對象。最終,共有7對青年現場牽手成功,團區委為他們提供了非遺傳承手工制品唐娃娃作為牽手大獎,本次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綦江團區委一直致力于為綦江單身青年搭建平等、友好、真誠的交流平臺,拓寬單身青年溝通渠道,促進單身青年聯絡交流,留住青年人才,讓更多的青年人扎根綦江、踏實工作,為建設美好綦江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夏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