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回信
回 信
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
你們好!來信收悉。你們主動了解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歷史,這對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將來十分有益。
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你們提到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積極援助其他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有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歡迎你們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同時把你們的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習近平
2021年6月21日
?。ㄐ氯A社北京6月22日電)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1日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回信,鼓勵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把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你們主動了解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歷史,這對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將來十分有益。
習近平指出,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你們提到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積極援助其他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習近平表示,中國有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歡迎你們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同時把你們的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
近日,來自32個國家的45名北京大學留學生代表給習近平寫信,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致以美好的祝福。來信講述了他們在中國學習生活的體會感悟,表達了對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由衷贊許,對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高度認同。
陳敏爾唐良智在調研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時強調
6月21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赴我市部分革命文物單位,調研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陳敏爾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光榮傳統,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市領導張鳴、王賦參加。
渝中區二府衙街70號是黨在四川最早的統一領導機構——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楊闇公等革命先驅曾在這里領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發動了瀘順起義,為黨獨立領導軍隊、開展武裝斗爭作了最早探索。經過修繕和改造,這里成為中共重慶地委相關資料陳列館,正在舉辦《紅色旗幟 巴渝豐碑——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歷史圖片展》。陳敏爾、唐良智認真觀看展覽,仔細了解馬克思主義在重慶地區的傳播,以及重慶團地委建立和整頓改組、重慶地方黨組織建立發展、早期在重慶開展革命斗爭等歷史,察看文物保護修繕情況。陳敏爾說,黨在重慶早期的革命歷史十分寶貴,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加深領悟,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把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紅巖村、曾家巖、虎頭巖等“紅色三巖”是紅巖精神的發祥地,這里見證了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重慶談判,見證了中共中央南方局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陳敏爾多次參觀、調研,對加強文物保護提出要求。陳敏爾、唐良智走進修繕后的曾家巖50號——“周公館”,察看文物保護、展陳提升成效,參觀新整理展出的歷史資料。在聽取紅巖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工程實施情況匯報時,陳敏爾、唐良智詳細了解紅巖革命紀念館及周邊設施改造提升進展。通過精心保護修繕,紅巖革命文物正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陳敏爾說,每次看“紅色三巖”,回顧我們黨那段革命歲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受到觸動。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不斷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把紅巖精神轉化為推動新時代重慶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抗建堂位于渝中區觀音巖上純陽洞13號,是抗戰時期宣傳抗日救亡的重要活動場所,修繕后分為抗戰戲劇博物館和演出劇場兩個部分并對外開放。陳敏爾、唐良智走進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舊址,察看文物保護,了解全國戲劇界在重慶投身抗戰的歷史。博物館里,豐富的歷史圖片和翔實的文字資料,講述著郭沫若、陽翰笙、田漢、夏衍、老舍、曹禺等文藝界名人參加文化抗戰的故事,陳敏爾、唐良智聽取抗戰戲劇團體、抗戰戲劇創作展演情況介紹,了解那段烽火歲月。在演出劇場,陳敏爾、唐良智與正在排練的演員交流,勉勵他們用藝術講好黨史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黨在重慶的斗爭歷史。
調研中,陳敏爾指出,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留下了豐富的革命文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堅持硬件和軟件并重,全面提升環境和內容,更好地發揮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持續做好保護修繕,實施好保護規劃方案,做好日常養護管理,保存好歷史風貌,把革命文化更好地保護起來、傳承下去。要持續深化研究闡釋,樹牢正確歷史觀、黨史觀,加強革命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不斷推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持續抓好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教育引導功能,把革命紀念場所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讓黨員干部在體驗中更好受到思想教育,讓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在參觀中更多了解黨的故事,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據《重慶日報》
唐良智在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專項工作推進會議上強調
6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專項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保護傳承長江文化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面推進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注重國際范、藝術味、煙火氣、產業化,加快打造藝術港灣、創新沃土、生活樂園,努力建設具有國際水準、彰顯中國特色、弘揚長江文化、體現巴渝魅力的世界一流文化藝術灣區。
市領導陸克華等參加。
會議聽取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文化旅游委、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有關工作情況匯報。
唐良智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江文化保護和城市歷史文脈傳承,指出“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脈的標志性象征,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是彰顯長江文化、巴渝魅力、山水城市的獨特標識,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從文化傳承、城市發展、市民需求、生態文明建設的維度,深刻認識規劃建設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是保護和弘揚長江文化的務實行動,是持續推進城市提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具體舉措,是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重點工程。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算情懷賬,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努力把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成為靚麗的城市新名片。
唐良智說,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自啟動以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起勢良好,構建了一套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批規劃方案,推進了一批建設項目,集聚了一批藝術資源,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灣區建設涉及面廣、系統性強,要落實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要求,把握好工作著力點,塑造灣區特色,彰顯灣區魅力,培育灣區品牌,建設西部地區和長江流域的標志性作品,力爭“一百年不落后”。一要彰顯國際范。堅持世界眼光、引入全球資源、對接國際標準,借鑒世界一流藝術區規劃建設經驗,引進高水平規劃設計機構參與,提升灣區建設的國際化水平。二要體現藝術味。用好藝術本底、植入藝術基因、增強藝術品位,精心布局重慶美術公園、長江音樂廳、長江音樂學院、博物館群等重大文化藝術設施,構建全民參與、全齡友好的藝術場景,加快集聚藝術院團、文藝工作室、優秀藝術人才,讓灣區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彌漫著藝術氣息。三要富有煙火氣。保留歷史記憶,彰顯生活氣息,集聚人流人氣,合理布局灣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多采用微改造、巧利用的方式,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四要促進產業化。構建一流產業業態,引育一流市場主體,打造一流產業平臺,推動優質產業資源向灣區集聚,形成“藝術+”全產業鏈。
唐良智強調,當前,要抓緊落實重點任務、重大項目、重要工程,盡快形成一批可視性成果。要抓好項目建設,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加快開工建設一批項目,超前謀劃一批項目。要抓好功能調整,把不符合灣區定位的城市功能疏解出去,加快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質,做好戰略留白,為未來發展留空間。要抓好政策配套,強化資金保障,完善產業、用地、人才、建設等方面政策。要強化市區聯動,大渡口區、九龍坡區要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重大平臺建設,市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灣區建設,積極協調解決難點卡點問題,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確保灣區建設扎實推進。
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市有關部門、企業負責人參加。
據《重慶日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