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1.07.15期 >
A05-教育部:暑期托管不是第三學期,不會取消教師寒暑假

A05-教育部:暑期托管不是第三學期,不會取消教師寒暑假

教育部:暑期托管不是第三學期,不會取消教師寒暑假

遵循學校主動、社會參與、教師志愿、學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

    暑假來臨,為滿足廣大家長需求、解決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為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工作,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13日,教育部就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召開新聞通氣會。

教育部印發《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工作。

《通知》提出,地方教育部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工作。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教師志愿參與學生暑期托管服務,不得強制,對志愿參與的教師應給予適當補助。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愿參與托管服務的時間,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

《通知》明確,暑期托管服務堅持學生自愿參加,主要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并由家長學生自愿選擇參加,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主動向家長宣傳告知具體安排。

《通知》要求,要合理安排暑期托管服務內容,應以看護為主,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設施,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要積極拓寬資源渠道,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等社會教育資源,積極吸納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專業人士等參與學校托管服務。

《通知》要求,暑期托管服務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可參照課后服務相關政策,采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實行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的,收費標準由地方教育部門商有關主管部門制定,并向社會公示、做好宣傳工作,學校不得違規收費。

《通知》強調,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參與托管服務人員安全責任,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和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消除托管場地安全隱患,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暑期托管自愿選擇參加

為解決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一些地方和學校推出暑期托管服務。教育部13日召開新聞通氣會表示,暑期托管服務應遵循學校主動、社會參與、教師志愿、學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要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說法沒有依據,“暑期托管變成第三學期”的說法不符合實際。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提出,從本地實際出發,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工作。同時,教育部門還應積極會同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供學生暑期托管服務。暑期托管服務主要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并由家長學生自愿選擇參加。

“要引導教師志愿參與暑期托管服務,但不得強制。對志愿參與的教師應給予適當補助,并將志愿服務表現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呂玉剛說,“要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他強調,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愿參與托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

呂玉剛介紹,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學校要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但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

教育部在13日的新聞通氣會上介紹,將進一步推進課后服務工作。

“三點半”難題,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要將課后服務作為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做到全面覆蓋、保證時間、提高質量、強化保障。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對仍有困難的,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呂玉剛說,學校要結合辦學特色、學生學習和成長需求,積極開發設置多種課后服務項目,切實增強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方面,應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和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另一方面,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誰來教 咋收費?

要提供暑期托管服務,必然需要經費保障。暑托班怎么收費?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托管服務均為公益性質,每天收費從免費到幾十元不等,補貼主要來自各級政府。

如,北京市教委建立了市級統籌、區級主責、學校落實的三級工作機制,從7月19日開始,至8月20日結束,分兩期,每期12天進行暑期托管服務。北京市的學校每天課后服務結束時間不早于17:30,下一步調整到18:00。

江蘇蘇州的1183個免費暑托班,特別招募了250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可以用服務積分,兌換觀影券、地鐵乘車次卡和購書券;新市民志愿者還可以得到最高100分的落戶加分。

寧波北侖區教育局則招募了1500多名包括大學生、社工、學生家長和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組成的志愿者團隊,提供協調和助教服務。

上海為期三周的托管班收費600元/人,主要用于購買社會組織的課程,不足的部分由街道補貼。北京大部分地區按每人每天30元收取托管費用,對家庭困難學生,則免收托管服務費用;午餐費一般在16—30元。武漢則是免費托管,服務和經費由政府主導,多部門通力協作。

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10.2萬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后服務,6496.3萬學生、465.6萬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其中,城區學校覆蓋率75.8%,學生參與率55.4%,教師參與率為62%。

課后服務將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據教育部介紹,課后服務將在今年秋季開學后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并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各地各校要從實際出發,“一校一案”制訂完善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學校要廣泛深入宣傳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和服務特色,使家長、學生充分了解有關安排,積極引導有需要的學生自愿選擇參加課后服務。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 肖雪 據教育部官網、《重慶日報》《重慶晨報》等資料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