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天種子開始休眠,我想趁這個空閑請專家到我們基地來看一看。”12月7日,巫山縣北門戶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建國望著地里種植的中藥材,躊躇滿志地說道。
前段時間,市青年創業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市青促會”)赴巫山、云陽、萬州等地開展“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重慶青年創業導師區縣行活動,組織青創導師與青年創業者“面對面”,為青創項目的發展難點、痛點“對癥下藥”,幫助青創項目持續健康發展,幫助創業青年樹立創業信心、認準創業方向、提升創業能力。
楊建國正是這次活動的受益者。在巫山專場活動中,青創導師為遭遇“瓶頸期”的楊建國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讓他迅速找準了發展中藥材種植的思路和下一步的計劃。
加入創業熱潮
他回鄉發展中藥材種植
楊建國今年32歲,是巫山縣當陽鄉里河村村民,大學畢業后本打算在深圳安家置業的他,卻被家鄉村支部書記的幾通電話給“打擾”了。
村支書告訴他,由于總體區位條件差、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家鄉發展速度遠落后于其他地區,希望他能回村帶領父老鄉親一起脫貧致富。2017年楊建國回到了老家,開始發展太白貝母種植產業。
楊建國積極動員身邊的青年朋友加入回鄉創業的熱潮,他和小伙伴們多次跑到市級專業院校以及其它區縣創業成功的基地,把技術、經驗、資源“搬”回來。隨后,楊建國組織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建成太白貝母培育種苗大棚1.6萬平方米,太白貝母種植培育基地80畝,年產值達450余萬元,帶動當地及周邊87戶農戶增收,戶均年增收1.8萬元。
創業突遇瓶頸
青創導師送來“及時雨”
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可中藥材種植成本高、周期長,到底要不要擴大種植規模,成了楊建國解不開的難題。
11月初,得知重慶青年創業導師區縣行活動即將走進巫山,楊建國立馬報了名。楊建國把自己遇到的難題都列了出來,就等著見到專家后一一求教。
“資金壓力大,種源差,銷路窄,這是我創業以來面臨的三大難題。”在巫山專場活動中,楊建國講出了自己的困惑。
“小楊,可以具體跟我講講。”青創導師、渝中區青創創新創業指導中心主任楊宗山仔細詢問道。
“我們合作社除了種植太白貝母,還有川貝、獨活、黨參等,全鄉一共種植了1000余畝的中藥材,每畝地的成本在10萬元左右,但是種植周期拉得太長,今年太白貝母才結了第一批底果,其他一年生作物每年也只能賣一部分錢。”楊建國回答道。
合作社成立以來,他們都是在山上采集野生的中藥材,自己進行家種、變種,從沒在外面采購過種子,可這樣種出來的產量并不是很大,就只能銷往一些中小企業,銷路自然打不開。
楊宗山告訴楊建國,如果差資金就要想辦法融資,團組織可以幫忙聯系相關融資渠道。針對種源稀缺,可以采取植物組培技術,請農業專家來幫忙改技,銷路也不再局限于中小企業,而是瞄準大型中藥材廠商。
“那我能否再擴大規模?”楊建國又繼續追問。“農業種植的時間線本來就比較長,你現在的規模適中,建議暫時不要把規模搞得太大,只需轉變種植技術即可。”楊宗山及時為楊建國作了解答。
共青團牽線搭橋
有針對性地分類施策
巫山專場活動結束后,楊建國在市青促會的牽線搭橋下,與西南大學從事中藥材種植與研究的專家團隊取得了聯系,他還專程趕到西南大學和專家們交流了一番。
據介紹,“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重慶青年創業導師區縣行活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鮮明主線,組織市青創導師團先后赴巫山縣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云陽縣三峽陽菊生態園、萬州區三峽廣告產業園等地開展項目巡診、創業“面對面”等活動16場次,引導廣大創業青年持續培育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
這次區縣行活動中,導師團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為創業青年解難題。例如,有些青年提出需要對接銷售渠道,市青促會就幫忙聯系超市、電商平臺的負責人,助創業青年拓銷路;有資金需求的,市青促會在團市委的指導下,聯合中國農業銀行為涉農創業青年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根據其實際情況提供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重慶青年創業導師區縣行活動共計覆蓋創業青年670人次。
據重慶日報
為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做好共青團協商代言工作,反映青年訴求,近日,多地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
大足區
12月12日,團大足區委圍繞本地區的就業群體發展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主題舉辦“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云端座談會,反映青年訴求。團區委書記任春燕,副書記李潔、尹鴻,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興領域青年、西部計劃志愿者、高校團委書記等參會。
座談會上,各行各業的青年代表們結合自身工作,針對新業態行業從業青年面臨的“淺就業現狀、就業不穩定、薪資不理想、缺乏職業規劃等問題依次進行了交流,并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重慶市非遺大足剪紙第四代傳人粟未希從內部改造和外部資源鏈接兩方面闡述了非剛性需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擺脫困境;小跳蛙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萬洋對青年求職以及工作提出五點建議,提醒青年要做好角色轉變、健全人際交往、做好職業規劃、豐富知識體系、加強社會實踐;西部計劃志愿者劉潤從提供靈活就業政策指導、強化地方探索、發揮不同主體作用三個方面闡述了大學生群體靈活就業困境的改善方向。
任春燕表示,團大足區委將向有關方面及時反饋本次座談會成果,力爭從政策引領上為青年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支持。之后,團大足區委將繼續搭建交流平臺,利用更多方式走近青年、了解青年、傾聽青年,同時將積極聯系有關部門、爭取各界支持,形成共同關注、關心、關愛新興青年群體的合力,營造良好的青年發展環境。
涪陵區
12月12日,團涪陵區委舉辦“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線上交流座談會,會議以關注大學生“慢就業”“緩就業”“不就業”現象,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為主題,邀請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區就業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及大學生代表共20人參加。
座談會上,區就業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謝陵江介紹了涪陵區大學生就業現狀,并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
到場大學生代表們分別圍繞主題,結合自身專業領域、就業期望、就業現狀和就業瓶頸進行交流發言。
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認真聆聽大學生代表發言后,結合工作性質和工作經歷暢談了觀點和看法,從大學生擇業觀養成、就業能力培養以及職業規劃三個方面提供建議,并表示將會持續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為大學生“慢就業”“緩就業”“不就業”問題建言獻策,推動社會各界力量不斷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酉陽縣
12月12日,團酉陽縣委組織涉及青年工作領域的人大代表、共青團界別政協委員與青年代表共同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交流活動。
會上,參會青年代表們根據自身經歷,針對畢業后是否應該繼續深造、如何選擇就業崗位,以及怎樣展示面試技巧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代表和委員們熱切回應,結合個人經歷對參會青年提出的問題暢談觀點和看法,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下一步,團酉陽縣委將認真梳理匯總青年代表們提出的相關訴求,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搭建有助于加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年群體溝通交流的平臺,形成“面對面”活動的長效機制,廣泛了解青年實際狀況,搭建青年發聲平臺,傾聽青年的利益訴求,聚焦解決青年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服務青年發展持續發力,努力使“面對面”活動成為共青團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權益的有效載體。
據大足青年 共青團涪陵區委 酉陽共青團
12月9日,秀山縣召開青年工作聯席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暨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工作專題會。縣委副書記任序江主持會議并講話,縣政府副縣長徐燕參加會議。
會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聯席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聽取了縣聯席辦、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相關工作匯報;研究審議了《秀山縣落實〈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重點任務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任務清單》。
任序江對下一階段的青年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做好青年發展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實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站在為黨爭取人心的高度去看待青年,培養青年,堅持“黨管青年”原則,深入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為青年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助力青年追夢圓夢。二、健全工作舉措,扎實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任務。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創造性地推動承擔的試點改革事項,抓好機制構建、平臺搭建、品牌創建,高質量、高標準、高規格推動試點建設出亮點、出成效。三、強化工作保障,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工作落地見效。認真對照《三年行動計劃任務清單》,進一步細化任務舉措,一項一項抓好落實。
任序江強調,青年工作是充滿著朝氣和活力的事業,做好新時期的青年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協同配合,形成強大推進合力,為助力秀山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助力青年建功立業,推動廣大青年在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區踐行“兩山論”樣板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據重慶秀山共青團
12月8日,南川區委黨的群團工作聯席會議暨區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召開。南川區委副書記余立祥主持會議并講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馮雪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傳達學習了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聯席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審議通過了《南川區貫徹落實〈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攻堅三年行動計劃;聽取了各成員單位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匯報。
會議指出,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群團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全區各群團組織、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落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要求,主動投身改革發展主戰場、服務全區中心大局,進一步激發群團組織的生機和活力。
會議指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規劃》實施是抓好青年工作的重要抓手、重要平臺、重要載體。《規劃》實施以來,黨管青年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青年優先發展理念逐步樹立,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初步形成,重點發展領域取得有效進展,青年作用得到積極發揮,初步形成與南川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會議要求,要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群團工作全過程、各環節,不斷增強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區委工作安排。要善于發揮群團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優勢,深入了解工作對象、群眾需求等變化,逐一化解疏導,按照“群眾提出、群團組織主導、社會力量承辦、群眾參與”的機制,在群眾所急、黨政所需、自己所能的領域找準工作著力點,將更多服務資源、力量和手段下沉到基層,主動問需于群眾,切實增進對群眾的真摯感情。
會議要求,要落實黨管青年原則,建立健全黨管青年的領導機制,進一步健全共青團組織體系,持續縱深推進共青團改革,加強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考核問效。要事項化、時點化推進《規劃》實施,實行目標管理和臺賬管理,建立工作調度推進機制,加強評估監測,強化督促指導。要聚焦青年理想信念、就業創業等9個重點領域任務目標抓好落實,著力解決青年發展急難愁盼問題。
據南川青年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