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3.09.28期 >
06-看!亞運首金姑娘這只手

06-看!亞運首金姑娘這只手

看!亞運首金姑娘這只手



9月24日上午,在煙波浩渺的富春江上,中國賽艇選手鄒佳琪、邱秀萍奪得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項目的金牌,這也是杭州亞運會的首枚金牌。激烈的運動賽場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鄒佳琪、邱秀萍也不例外,她們平時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汗水和艱辛。由于賽艇項目不允許戴手套,記者見到她們的手心,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傷痕,“這些傷痕,都是榮譽的象征。”中國雙姝如是說。

“過了終點才真正把心放下”

鄒佳琪、邱秀萍在24日的決賽中一路高歌猛進,以領先第二名9秒71的成績奪冠。觀眾們在她們離終點線還有十幾米時,就提前開始歡呼,而她們兩人的神經卻緊繃到了最后一秒。“教練今天專門告訴我們,不管是領先還是落后,沒有到終點的那一刻都不要放棄,要全力以赴去劃好每一槳。”邱秀萍說,“直到過了終點,聽到‘嘟’的那一聲,我們才真正把心放下來。”

扛著贏得賽事首金的任務,鄒佳琪和邱秀萍直言“壓力不小”,同時“信心也很足”。邱秀萍說,前段時間,我們不僅在備戰亞運會,也在備戰世錦賽,每天5點半起床,參加水上訓練、岸上訓練,還有身體恢復訓練,每天要完成六七個小時的訓練課。“不論是在訓練中還是比賽中,只要盡最大努力劃好每一槳,實現目標就是水到渠成的。”

“我們的默契是從生活中培養的”

“我是社牛。”“我比較內向。”

“我是力量型的。”“我是偏輕巧的。”

在采訪中,邱秀萍滔滔不絕,鄒佳琪總在關鍵處進行補充,一時想不到說什么,她一個眼神看向邱秀萍,搭檔便會接過她的話頭。邱秀萍說:“我們兩個一直是互補的,我可能這邊弱一點,她那邊強一點,她那邊弱一點,我這邊又強一點。”

賽艇雙人項目中,運動員的個人實力很重要,兩人配合的默契度更重要。鄒佳琪和邱秀萍,性格不同、技術風格不同,然而搭檔不到兩年卻捷報頻傳,在不到一個月內接連拿到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和亞運會冠軍。當被問起取得好成績的秘訣時,鄒佳琪說:“我們的默契是從生活中培養的,我們吃飯、訓練、娛樂的時間幾乎都在一起,生活的節奏基本上是一樣的。”

杭州的比賽剛結束,她們已將目光投向了下一個賽場。在巴黎,她們期待著“走向最高領獎臺”。

“帶我的搭檔回家吃魚”

更“社牛”一些的邱秀萍,休息時喜歡抱著平板電腦涂涂畫畫。“畫畫是我自學的,沒有固定畫的范圍,看著什么好看,就會在網上學一學,把它畫下來。”受搭檔影響,鄒佳琪也將畫畫作為放松的一種方式,“我畫漫畫多一些,最喜歡海綿寶寶”。

這次到杭州參加亞運會,兩人一直忙于備戰還沒有拿起畫筆。現在比賽結束了,邱秀萍想好好畫一下富春江的秀美山水。“休息的時候想一想這一次那么難忘的經歷,會拿起畫筆畫下來。”

而比賽剛結束,鄒佳琪就計劃著要帶搭檔回杭州桐廬老家吃魚了。喝著富春江水長大的鄒佳琪,從小就喜歡吃魚。“我喜歡吃酸菜魚,我媽媽、奶奶、大伯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做,他們三個人燒的飯菜都不一樣,我都喜歡吃。”說起家鄉美食,鄒佳琪開心地拉著邱秀萍的手,“請我的好搭檔到我家吃魚,嘗一下誰做的好吃”。邱秀萍也說,奪冠后最想干的事是“干飯”。“我們以前就在房間里討論過,比賽結束后,我到她家吃魚,她到我家來吃廣東早茶。”

“這些傷痕是榮譽的象征”

杭州亞運會是22歲鄒佳琪首次征戰亞運賽場。賽場上,身高一米七五的鄒佳琪集耐力、爆發力于一身,身形修長的她執起雙槳后便能乘風破浪、所向披靡;賽場外,鄒佳琪既是弟弟妹妹眼中的驕傲,也是爸爸媽媽心上的小棉襖。

鄒佳琪在小學四年級就被賽艇隊教練選中,這讓她高興得不得了,而她的父母卻猶豫了起來。女兒小小年紀前往杭州訓練,照顧得好自己嗎?能堅持下來嗎?對于父母的憂慮,鄒佳琪堅定地說:“我想去!我不怕吃苦!”鄒佳琪說到做到。自從開始訓練后,她的手心總是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傷痕,老繭長了一層又一層,血泡破了又磨出新的來。“這些傷痕,都是榮譽的象征。”鄒佳琪說。鄒佳琪的父親很心疼女兒,“完全不像個00后小姑娘的手。”但他也鼓勵女兒,“要堅強,流血流汗不流淚。”

進入浙江省省隊后,鄒佳琪收獲的榮譽卻越來越多,在她房間里,有一本滿是獎狀的收納夾和一個掛滿獎牌的相框,“這已經是當時去定做的時候能買到的最大尺寸了,現在也被填滿了。這次拿下亞運會獎牌,可能得換更大的框了。”望著女兒獲得的榮譽,鄒爸爸一臉自豪。

在國家隊里,2001年出生的佳琪是年紀較小的隊員,但在家人面前,她卻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孝順姑娘。第一次出國比賽,她給全家人都帶了禮物:給奶奶買了項鏈,給媽媽買了耳環,給爸爸帶了煙,弟弟妹妹也收到了有趣的小玩具。鄒來云和親友到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觀看佳琪預賽時,走過亞運商店,看到紛紛進去采購的家長,他自豪地表示:“亞運周邊佳琪都給弟弟妹妹們帶了,這點她很懂事,很讓人放心。”

據新華社、潮新聞、《重慶晨報》

 

亞運會開幕式上領舞的,是個重慶妹兒


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第一個節目《水墨入詩畫》就驚艷眾人。那一點宋韻青綠山水,是舞蹈演員李倩穿著5米多長重達100多斤的長裙在起舞。她輕盈快速地“滑”入畫中,表演“在水墨畫上跳舞”的一幕迅速“美出圈”,讓人驚嘆中國古典之美。憑借亞運會開幕式上的完美表現,李倩迅速火出圈。

瀏覽公開資料可以看到,李倩是位重慶妹子,她不僅在舞蹈藝術上收獲了大量獎項,更是央視春晚等文化類節目的常客,還曾兩次與體育結緣登上國際體育盛會的舞臺。

據人民日報報道,國風男子揮毫作畫,繪就山水畫卷,風雅錢塘盡展眼前;煙雨染江南,女子清雅雋秀,在水墨畫上起舞。仔細看,她的裙子上綴滿了古建筑。“那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畫,一點青綠在水上輕輕游動,仿佛有人從《千里江山圖》里取了一抹色彩,點在《富春山居圖》上。”潮新聞在報道中這樣描述。

2001年李倩首次登上春晚舞臺。當年的舞蹈節目《飛舞迎春》的文字介紹中,領舞名字就是李倩。節目中,領舞先是身著紅白相間演出服展示了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后又換上鵝黃色的巨大舞裙在一眾演員的簇擁下翩翩起舞。

此后,李倩再登2012年龍年春晚,一支《龍鳳呈祥》為整臺晚會點題,她演繹的鳳凰大放異彩。2013年在中央電視臺蛇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她與孫楠合作表演《凈土》。

2023年春晚,她領舞的《錦繡》如流水浮云,又將漢代織錦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公開資料,2004年李倩曾代表中國參加第28屆雅典奧運會閉幕式接旗8分鐘文藝演出。新華社報道,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2008年奧運會東道主北京8分鐘的文藝演出堪稱美妙絕倫。

瀏覽李倩的個人微博可以看到,除了最新的杭州亞運會上《水墨入詩畫》表演照片和現場花絮,近年來李倩發得較多的是參演舞劇《紅樓夢》和《大飯店》的宣傳圖文和幕后花絮。而讓人沒想到的是,舞劇《大飯店》竟是讓這位優秀舞蹈演員復出的關鍵。

據介紹,十歲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因為外在條件、身材比例俱佳,軟度、力度、形象出眾,李倩成為老師們重點培養對象,與之相伴的便是加倍的練習和枯燥的重復。雖然一直在拿獎,不斷登上大舞臺,名氣也與日俱增,可是她覺得很累,身不由心。“我不是在自由地舞蹈,我的身體不屬于我,在舞蹈中感受不到快樂。”

“30歲那年,我不跳了。”李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只有一個單純的愿望:從30歲開始做自己。

2018年,對李倩的藝術生涯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黎星和李超攜《大飯店》多次找到李倩,希望她重出江湖。這部劇由七位國內實力派舞者,扮演生活中的七類人。李倩的角色是一位遠離人群、端莊而悲傷的夫人。

演還是不演?李倩陷入激烈的掙扎。

最終讓她決定復出的是“夫人”的表演空間和現代舞劇的包容性。關于未來,她說,“我現在很享受舞蹈,只想跳跟自己有關系的舞蹈。”

據上游新聞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

重慶7人上榜

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活動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辦。第二季度共有154人(組)身邊好人光榮上榜,其中重慶的劉朋、秦興安、楊昌立、易中榮、劉緒海、黃佐超、李賢菊等7人上榜。

劉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現役軍人,陸軍二級上士。2023年1月10日深夜,墊江縣長龍街上一居民樓突發火災。探親休假在家的劉朋兩次沖進火場,先后救出兩名被困老人,并及時聯系消防救援人員開展滅火工作。

秦興安是萬州龍駒中學保管員。2022年8月21日傍晚,一對母子在河邊納涼時不慎落水。秦興安忍著左手受傷的劇痛跳入河水之中,先把女子郎某救回岸邊,又用盡余力救起孩子,最終母子倆得以脫險。

楊昌立是黔江區漁政協助巡護隊阿蓬江流域護漁員。2022年7月27日下午,楊昌立冒著暴雨和洪水,在阿蓬江中救下李先生一家三代四口人。迄今為止,他已救起溺水者、遇險者30余人。

易中榮是巴南區蓮花街道中壩島大中村客渡船船員。2022年8月8日晚,一對父子落水,易中榮聽見呼救聲后馬上跳入江中救起父子二人。30多年來,他總共救起過6名意外落水者。

劉緒海是巫山縣官渡鎮雙月村村民。因開發商跑路,貨款無法收回,劉緒海欠下120萬元債務,他沒有逃避,堅持誠信做人,主動扛起債務。10年來,他和妻子通過多種方式償還債務。

黃佐超是萬州區長嶺鎮雙龍村村民。其丈夫、公公相繼去世后,黃佐超悉心照顧患病的亡夫親人,勤勞奮斗,帶領貧弱的亡夫兄弟走上脫貧致富小康路。

李賢菊是開州區云楓街道觀音橋社區居民。2008年,李賢菊撿養了一名女嬰,取名娜娜(化名)。后來,娜娜被診斷為脆骨癥,無法行走。15年來,李賢菊將娜娜當成親孫女一樣照顧,用撿垃圾的收入把她拉扯大。

據《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