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4—35周歲青年戶籍人口約900萬,在總人口中占比超過26%。青年的發展質量,直接影響著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進程。去年12月,重慶召開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13633”的總體框架。近日,重慶市人大代表、共青團重慶市委書記廖傳錦在做客新華網《2024重慶兩會系列訪談》欄目中表示,計劃到2035年,重慶將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高質量發展水平處于并長期保持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2022年4月,中央17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在全國45個城市、99個縣域先行開展試點,重慶市江北區、沙坪壩區入選首批全國45個試點城市。2023年7月,《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實施工作聯席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作出了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部署。10月,重慶起草了《關于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意見》,同步制定了“四個重大”清單、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預計于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后印發。截至目前,已有33個區縣召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18個區縣出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廖傳錦表示,重慶將以“13633”總體框架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1”即緊扣一條主線,就是努力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第一個“3”即堅持三大原則,一是堅持黨管青年工作原則,把黨的領導貫穿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全過程;二是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有效解決影響青年健康成長的“急難愁盼”問題;三是堅持青年與城市雙向激勵促進,讓青年和城市互為貢獻者、受益者。“6”即落實“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的六項措施,包括凝心鑄魂、就業創業、安居保障、教育服務、婚戀生育、身心健康等六個方面。第二個“3”即實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三項舉措,包括組織青年建功高質量發展、助推高品質生活、參與高效能治理。最后一個“3”即建立完善三個工作體系,包括完善青年發展規劃體系、開發數字應用賦能體系、優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總體目標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一批青年發展型園區、社區、街區,青年發展政策更具體細化、實事項目更有普惠性,青年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動性和貢獻度明顯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成為社會普遍共識,青年發展政策體系更加成熟定型,推出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青年高質量發展水平處于并長期保持在全國前列。
廖傳錦介紹,聚焦“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兩個重點靶向用力,重慶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城市對青年更友好”方面,市級層面開發推出“青春重慶”數字化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17個功能模塊并持續優化。構建“青呼我為”1+7+N+1工作體系,實現青年學習、政策查詢、利益訴求、活動參與一鍵直達。實施“我為青年辦實事”民生項目,重慶團市委、重慶市教委、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等11家部門共同制定青年民生實事清單,涵蓋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年就業見習幫扶計劃、青年住房保障行動等10個重點項目,細化了25項具體指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年度重點指標均已全部超額完成,全年累計服務青年523.29萬人次,有力回應了青年就業創業、婚戀交友、身心健康、住房保障方面的現實訴求。在“青年在城市更有為”方面,以“青春建功新重慶”為總品牌,豐富“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突擊隊”等工作品牌,招募125.6萬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生態環保、賽會服務、應急救援等中心任務,發動18萬余名青年奔赴鄉村振興一線,引導青年將個人成長融入城市發展。
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融入城市發展戰略,融入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專項規劃,納入市級“三個一批”重大改革項目,迭代升級“青春‘渝’見你”品牌。在城市定位、功能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考慮青年需求,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更新過程中體現青年元素,推動城市宜居品質和青年生活質量“雙提升”;進一步服務青年發展,聚焦凝心鑄魂、就業創業、安居保障、教育服務、婚戀生育、身心健康等六個重要方面,加強資源整合和政策集成,滾動實施“我為青年辦實事”民生項目,帶動各區縣各部門出臺一系列青年發展標志性政策、實施一攬子普惠性民生實事,積極回應青年成長發展訴求;進一步動員青年建功,持續豐富拓展“青春建功新重慶”總品牌的時代內涵,建立項目化動員機制,豐富社會化動員機制,拓展網絡化動員機制,引導廣大青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據新華網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鄉村教育與鄉村振興,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開展以“砥礪傳承師者情,奮楫篤行青春志”為主題的研究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近日,該學院研究生輔導員彭敏杰老師帶領“援夢助教”實踐隊12名碩士研究生赴重慶市豐都縣武平鎮開展支教調研活動,踐行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
在實踐正式開始前,隊員們共同商議活動計劃,明確活動的分工和安排,以確保活動過程安全、合理、舒適。他們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并通過集體磨課不斷地優化升級。
1月15日,“援夢助教”實踐隊順利入駐豐都縣武平鎮中心小學,開展研究生支教活動。實踐隊結合專業所學、社會所用,細致認真地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農業機械小課堂。隊員們生動形象地講解了常見農機裝備所需要的電控、機械原理,孩子們踴躍提問,課堂氣氛活躍。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科學的趣味性,激發他們對于科學知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實踐隊為孩子們帶來了饒有趣味的化學小實驗課堂。在課堂上,實踐隊向孩子們展示了彩虹雨、倒吸噴泉、魔法吹氣球、手工吸塵器等小實驗。實驗準備過程中,有趣的化學現象還吸引了在操場上玩耍的低年級孩子,他們展現出了活潑好奇的天性和學習新知識的渴望,讓隊員們意識到鄉村教育振興刻不容緩。
春節臨近,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感受非遺剪紙藝術的魅力,實踐隊安排了剪紙窗花手工課。隊員李川紅向孩子們講解剪紙窗花的由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并為孩子們展示了剪紙的基本技巧。孩子們圍坐桌邊,興致盎然地討論剪紙的方法,并動手實踐。
武平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表示,在研究生支教課堂中學到了很多課本沒涉及到的知識,見到了許多以前從來沒看到過和沒體驗過的東西,感到很新奇,也很感謝實踐隊的哥哥姐姐們。實踐隊隊員們也紛紛表示,“在支教過程中收獲了成長和感動,希望明年還能來這里給孩子們上課。”
據豐都共青團微信公眾號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青聯希望小屋”活動載體,拓寬農村留守兒童視野,助力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1月20日,涪陵區青聯聯合嘟旗科技,組織涪陵珍溪中心小學校“青聯希望小屋”13名女子足球隊隊員赴重慶龍興足球場觀看世界級球星表演賽。這項賽事“2024傳奇足球賽重慶站”出場陣容由里瓦爾多、戴維斯、卡納瓦羅、托蒂、西多夫等著名退役球星組成。
觀賽當天,孩子們首先來到渣滓洞、白公館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主題活動。在白公館,大家認真聆聽了英雄小蘿卜頭的成長故事,詳細了解“獄中八條”的歷史淵源與時代意義。在渣滓洞,大家目睹了老虎凳、竹筷子、烙鐵等殘酷刑具,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屈不饒、前赴后繼用生命捍衛共產主義信仰的英雄氣概。在紅巖魂廣場,隊員們一起重溫了入隊誓詞。
走進比賽場館,隊員們就被體育場的宏偉所震撼。比賽開始后,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觀看球星的角逐,近距離感受球星們在綠茵地上的高超球技。搶斷、射門,球星們的每一次精彩表演都引起孩子們的歡呼。
觀賽結束,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為“中國足球走向世界”好好訓練、好好讀書,爭取以后能夠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為祖國爭光添彩。
據悉,涪陵區珍溪鎮中心小學“青聯希望小屋”女子足球隊是該區唯一的一支農村女子足球隊。2023年區青聯聯合區足協,為該隊隊員捐贈了球衣、足球等價值1萬元的物資,給球員們送去關懷與鼓勵,幫助球隊發展。
下一步,區青聯將進一步加大對珍溪鎮女子足球隊的支持幫助,除物質慰問外,還將組織區內足球教練員常態化開展技術指導等活動,同時加強社會資源的整合利用,幫助少年足球小將們圓夢,為涪陵區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助力。
據共青團涪陵區委微信公眾號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進一步發揮團支部的戰斗堡壘和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根據共青團奉節縣委員會部署安排,近日,縣西部計劃團支部召開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和開展團員教育評議。團縣委書記雷尊宇到會指導。
團支部書記高遠報告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情況,通報團支部委員會查找不足等情況。
隨后,5名團員代表作對照檢查發言,以個人自評和團員互評相結合的方式,依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將各項問題毫無保留地擺在“臺面上”,做到了奔著問題去、點到要害處。
全體團員根據《新時代共青團員先進性評價指導大綱(試行)》,對照團員先進性評價指導標準和參考細則進行自評和互評。會后,支委會將綜合團員的個人、組織評價及民主測評,按照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且優秀不多于30%的比例,研究提出每名團員的建議評議等次,報團縣委審核后反饋各團員。
雷尊宇明確提出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是嚴肅團內組織生活的基本要求,開展團員教育評議是團組織落實“三會兩制一課”的重要內容,并提出當前各項工作三點意見:一是要在理論武裝上持續用力。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凝心聚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中有堅守、行動見實效。二是要在立行立改上持續用力。對團支部查找的差距不足,要建立問題臺賬;對于提出的意見建議,要制定改進措施,以嚴的標準、實的作風,持續深化認識、查擺問題、整改提高。三是要在行穩致遠上持續用力。要嚴肅團內組織生活,持續落實好“三會兩制一課”基本制度。
最后,全體團員高舉右拳,重溫入團誓詞,一字一句,神圣而豪邁,體現了團員們對中國共青團的無限忠誠,堅定了其入團使命和奮斗初心。
據青春奉節微信公眾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