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4.04.25期 >
02-團市委召開2024年第13次書記會議(擴大)

02-團市委召開2024年第13次書記會議(擴大)

團市委召開2024年第13次書記會議(擴大)

4月22日下午,團市委書記廖傳錦主持召開2024年第13次書記會議(擴大),傳達學習貫徹全國防汛抗旱工作視頻會議等精神,研究部署共青團助力防汛抗旱等工作。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國防汛抗旱工作視頻會議、市安委會市減災委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進會議要求,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兩個至上”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扎實有效做好團市委直屬機關、重慶共青團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要強化組織動員,按照“組織化、社區化、本地化、專業化”的原則,指導各級團組織就近就便組建青年突擊隊、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隊,有序參與防汛抗旱。深化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引導和鼓勵廣大青年職工強化安全生產意識、提升安全生產技能,做到“安全生產 青年先行”。要加強宣傳引導,依托團屬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防汛抗旱權威信息、安全避險知識、青年榜樣動態等,為防汛抗旱和安全生產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會議聽取了市團校新校區建設推進情況匯報,督查并評議了2024年10項重點工作臨時黨支部“擂臺比武”情況,會議還研究審議了其他事項。

團市委在家書記班子成員出席。市紀委監委駐市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各直屬單位、機關各部室負責人列席。

據重慶共青團—工作平臺

 

積跬步至千里 “田野餃子”留記憶


為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創新黨團隊一體化育人新形式,培養吃苦耐勞精神,感受鄉村振興成果,近日,綦江區少工委聯合石角中學舉行“積跬步,至千里;揚青春,磨意志”研學活動。

300余名黨團員、少先隊員及特邀學生家長在黨旗、團旗、隊旗、校旗的帶領下,以中隊為單位向著石角鎮劉羅坪村委會進發。行進途中,大家個個精神勁足、步伐整齊、紀律嚴明,國歌、團歌、校歌響徹鄉間,黨旗、團旗、隊旗在鄉間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線。

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奔襲”,隊伍到達中轉站——劉羅坪村委會。短暫休息后,分班、分組領取餃子皮和肉餡,在田野間開展“問道生活即教育,‘包餃’你我顯身手”的勞動實踐教育。有的和餡,有的洗菜,有的包,有的煮,有說有笑,互相比較誰包得好,感受著自食其力的樂趣。

餐后,在黨員和團員帶領下清潔活動場地,落實“只留下記憶和腳印,其余什么都不留下”的要求,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全國文明城區創建中。

整個拉練路程往返近27公里,活動歷時10個多小時,增強了青少年的團隊協作意識、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放松心情、鍛煉身體、磨練意志,品味勞動。下一步,區少工委將持續推動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銜接貫通,創新工作方法,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涵養良好品德,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據重慶綦江共青團微信公眾號

 

趣味模仿動物尾巴 充實青少年文化底蘊


為豐富青少年校外生活,營造良好的讀書文化氛圍,發揮青少年活動中心閱讀功能作用,近日,江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積極開展了第一期主題為“這是誰的尾巴”“書香青春 悅讀伴我行”重慶市江北區青少年閱讀活動,共吸引15組親子家庭參與。

活動伊始,老師用互動小游戲將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充分調動小朋友們的積極性。接著,以“這是誰的尾巴”進行提問,引導小朋友們開動腦筋、調動知識,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也對小朋友們展現出的童真和與眾不同給予肯定和鼓勵。隨后,老師以“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帶領小朋友們了解魚、貓、牛等動物的尾巴特點以及它們的作用,并開展趣味小游戲模仿動物尾巴在發揮作用時的形態,加深小朋友們對各種尾巴不同作用的印象。最后,小朋友們使用空白卡片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尾巴,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創作過程中的想法。

江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一直致力于“學習型、書香型、文雅型”校外教育場所的創建和完善。希望通過開展系列讀書活動,為家長和孩子們開辟充實文化底蘊的窗口,創設陶冶情操素養的平臺,從而打造文化書香校外教育場所,共建文明有禮城市,助力青少年們積極向上、快樂成長。

據江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

 

探索智慧農業 感受科技魅力


近日,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感受科技的魅力,開州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30余名青少年前往南門鎮魯渝(壽光)蔬菜現代產業園開展了相關實踐活動。

參觀現代農業大棚,了解溫室、無土栽培等現代農業技術,感受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在輔導員的講解下,小朋友們了解了番茄醬的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一起制作番茄醬,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認識蔬菜、了解蔬菜,利用超輕黏土制作各種各樣的蔬菜鑰匙扣。

在南門紅糖基地,輔導員給小朋友們講解南門紅糖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文化價值,讓孩子們品嘗紅糖熬制的棒棒糖,感受其甜而不膩、香醇溫和的口感,進一步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

在綠油油的螺絲椒田里,小朋友們化身勤勞的小助手,跟著農民伯伯學習采摘技巧。他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個個成熟的螺絲椒,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的笑容。

通過本次活動,小朋友們了解了智慧農業的概念、原理和應用,拓寬了視野,提升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據開州青年微信公眾號

 

識文化、悟傳承 親手編織中國結


千千中國結,濃濃愛國情。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豐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4月19日,團南川區委、區西部計劃項目辦走進民主鎮中心校開展“南鴿計劃”—“巧手編織中國結 童心共筑愛國情”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結的由來及其文化底蘊,講解常用的編織花式與技巧,比如同心結、雙聯結、盤長結等。接著,現場示范了中國結的制作過程。大家紛紛躍躍欲試,一步步嘗試繞繩、打結、拉緊、拉扯……只見繩子在大家的手中左繞右轉,不一會兒,就順利完成了一個個漂亮的中國結。

“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就要像中國結一樣緊緊聯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力、形成一條心。”孩子們看著自己親手DIY編織的中國結,紛紛有感而發。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大家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青少年的文化自豪感。下一步,團區委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在心中根植文化自信,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據南川青年微信公眾號

 

讀繪本培養探究精神

動手做“吐泡泡的小魚”


為增進孩子們對動物的了解,提升大家保護動物和生態環境的意識,近日,安徽大學研支團帶領40名孩子走進豐都縣圖書館青少年之家(少兒小劇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科普趣味閱讀活動。

安徽大學研支團成員姚曉萌通過講述動物知識的繪本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到許多關于動物的常見誤區,在糾正孩子們對動物錯誤認知的同時,培養他們對知識的探究精神,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孩子們一起動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制作出獨一無二的會吐泡泡的小魚。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在增進友誼的同時還提升了團隊合作精神。

本次活動通過生動講述繪本故事和制作手工作品,使孩子們深入了解了奇妙的動物世界,進一步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提升他們保護動物和生態環境的意識。

據豐都共青團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