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4.06.06期 >
07-《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川渝協同為川劇保護傳承立法

07-《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川渝協同為川劇保護傳承立法

《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川渝協同為川劇保護傳承立法

5月29日,《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請重慶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這是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作為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確定的協同立法項目,在之前的5月27日,《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也被提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經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將《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制定)》列為2024年立法計劃審議項目。同時,按照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和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協商決定,采用協同立法形式推進川劇保護傳承立法工作。在立法過程中,川渝兩省市有關方面多次就立法思路、框架結構、主要內容以及文字表述等進行了協商,并達成共識。

圍繞“有人演”“有人看”問題,條例草案從人才培養、川劇進校園、職稱評審和薪酬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定;還圍繞“演什么”“怎么演”、圍繞提高“影響力”“傳播力”、提高“參與度”“專業度”問題進行了規定。

川劇傳承,關鍵在于后繼有人。條例草案明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加強川劇人才培養教育工作,完善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制度,制定川劇人才規劃和培訓計劃,培育推出中青年川劇表演領軍人才;支持川劇代表性傳承人、藝術名家成立工作室,通過收徒傳藝、示范展演等方式,培養青年川劇后備人才。

條例草案提出,人力社保部門應當加強川劇從業人員職稱評審管理,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川劇專業技術人才,側重考察其實際工作業績;將引進的高層次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川劇人才按照規定納入特殊人才通道;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從業人員的收入分配和福利保障。

為川劇保護傳承立法是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確定的協同立法項目,采取“條例+條例”模式:兩地條例草案在主要內容、體例結構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又各自突出特色。

據悉,條例草案就川渝兩地建立合作機制、合作內容、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作出規定;明確川渝兩地建立川劇保護傳承合作機制,定期聯合舉辦川劇節、青年演員賽事、學術交流等活動,支持川渝兩地在劇目傳承、創作、演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聯合打造川劇藝術精品。

據新重慶—重慶日報

 

融與破 音樂劇加速抵達更闊的觀眾群

上海音樂劇市場熱鬧非凡 業內人士提醒高質量發展步伐要快更要穩

“中國音樂劇發展至今已超過40年,簡單模仿、僅制作中文版的時代該結束了。”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的首輪30場演出昨天收官,這部由上海文化廣場與徐俊戲劇聯合海外資源共同創制的作品,標志著全新的中外聯創模式正在申城舞臺逐漸成型。“在國際化主創的相互欣賞、交流與碰撞中,為中國原創音樂劇提供更多元的視角和創新的可能。”徐俊告訴記者。

最近,申城舞臺不僅有《麥克白夫人》《德米安》等中外團隊聯合打造的音樂劇熱演,從高校到演出方都在探索劇校融合新模式,打破藝術美育邊界。近日,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搖滾學校》走進上海市世外小學,為300余名學生帶來生動有趣的音樂劇工作坊;剛結束熱演的上海音樂學院出品紅色題材音樂劇《忠誠》,以“音樂+思政”的路徑將作品送進上海杉達學院……從舞臺到校園,東西交融的“融”與突破圈層的“破”,如雙翼助力音樂劇充滿活力地觸達更多觀眾,實現青春一代與時尚藝術的雙向奔赴。

東方式轉身讓“麥克白夫人”學得暢快

“從劇本、音樂到演員,我們以擁抱世界經典的胸懷與國際班底合作。以全英文形式演繹,意味著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找演員。”徐俊告訴記者,擁有“德奧音樂劇女王”美譽的瑪雅·哈克福、西區熱度極高的演員理查德·卡森、曾在西區版音樂劇《漢密爾頓》中飾演主角的英國演員卡爾·昆斯伯勒,都在此次中國首演中貢獻了各自的高光時刻,“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外國演員加盟,我們計劃把《麥克白夫人》推向海外市場”。

劇組中不僅有國際知名演員,也有何亮辰、王梓庭、趙偉鋼、龐盛之、殷浩倫、馬靈奇等中國翹楚。舞臺交鋒與合作中,瑪雅·哈克福追求寫實,對人物氣息、情緒、邏輯把握等細節嚴格捕捉,讓后輩們獲益匪淺;西方演員對中國寫意美學和留白之美同樣贊不絕口,這恰恰是中外聯創版《麥克白夫人》的整體風格。“比如一個東方戲劇式的轉身,也讓瑪雅等外國演員花了不少時間揣摩學習,才找到感覺。”徐俊說。

“座位離舞臺超級近,細節盡收眼底”“鏡像視角太棒了”……此次《麥克白夫人》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的開放式雙面看臺與對稱的舞美結構,都讓觀眾們感到新奇。主創從原著鏡像設置的文本人物中獲得啟發,把隔空絕殺等場景都設置成鏡像。由百年老船廠改造的表演藝術新空間,見證先鋒、前衛、實驗性的創想在這里落地。

一部新創作品還有提升空間,從音樂到劇情,業內人士和觀眾也指出《麥克白夫人》需要成長的地方。“原創精神就是不害怕失敗,我們會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在徐俊看來,年輕從業者身上最可貴之處就在于創新的沖動與靈氣,“當我們都能以百分之百的熱情、精力與勇氣投入原創,中國音樂劇行業將會有光明的前途”。

在高燃課堂的實踐中感知藝術之美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70歲時的突破之作《搖滾學校》今夏將于前灘31演藝中心上演。在原版經典即將飛抵上海之際,該劇全國運營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攜手音樂劇教育機構“愛作劇”開啟系列校園活動,為申城學生們帶來高燃音樂劇課堂。

在上海市世外小學的工作坊里,從打響節拍、揣摩歌詞唱腔的輕重音,到和著伴奏學唱一段完整的歌曲,再到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到數分鐘的片段展演,頗有音樂節現場的熱烈歡樂。

劇中,落魄的搖滾歌手杜威·芬始終心懷夢想,偷偷在父母和校長眼皮子底下組建一支校園搖滾樂隊,帶領孩子們釋放真我。而校園工作坊現場,留言板上貼滿了寫著孩子們心聲的彩色便簽,鼓勵他們放飛夢想。

過去數年中,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先后以《音樂之聲》等劇目走進校園。“音樂劇并非高不可攀,相反,它形式新穎多樣、現場氛圍輕松、容易入門。”總經理戴筱瑩表示,近年來上海中小學生校園音樂氛圍越來越好。

制作原創音樂劇的腳步走得再穩些

申城舞臺大中小劇場各類音樂劇盛裝上演,市場繁榮了、就業機會變多了,固然值得欣喜。但也有業內人士冷靜地表示,“每年首演的原創劇目雖多,質量上乘的仍然屈指可數;演員特別是頭部演員資源缺乏,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無論是奔著大IP還是明星去,現在賣座的音樂劇都擁有比較強的垂直觀眾群。粉絲為了某個明星買票可以不計成本,但老百姓對高價位演出票的消費力明顯下滑,除非一部戲口碑極佳觀眾才愿意埋單。”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說,十幾年前一部海外大戲引進上海,得益于極強的宣發力度,有可能獲得票房大豐收。“現在已步入碎片化傳播時代,一部音樂劇能觸及觀眾的范圍和力度不像過去那么大,這也導致一些原創新劇要獲得大眾的關注變得相對困難。”

僅以上海文化廣場的60萬會員為例,他們貢獻了這家劇場超過80%的票房。如何讓劇目觸達更多對音樂劇有興趣的觀眾,需要多方深耕細作。學者認為,大眾對音樂劇的消費意愿和消費力、對戲劇生活的認識依然有待提高。

“中國音樂劇的創作根基還沒有那么深,因此制作原創音樂劇的腳步切莫太急,可以走得再穩一些。音樂劇是一門在不斷創作中日臻完美的舞臺藝術,需要通過一輪輪的劇本朗讀、工作坊等環節反復調整,在首演前的打磨環節可以多花一些時間。”費元洪對中國香港兩部原創音樂劇《頂頭錘》《大狀王》印象深刻,“作品前后花了九年時間孵化,融入當地特色的音樂語言也充分體現了文化自信”。

從業者們認為,做原創音樂劇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在百老匯有商業上的虧損也很正常,畢竟從起用怎樣的演員、如何宣發到場次票價設定等每個環節,都會影響作品的票房與口碑。當務之急,還是要不斷總結原創經驗,從海內外音樂劇從業者身上獲得養分,提升本土創作者的經驗與技術能力。

據《文匯報》

 

“彩繪新重慶·第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美術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


6月1日下午,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指導,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重慶美術館(重慶畫院)承辦,各區縣(自治縣)美術館(文化館)協辦的“彩繪新重慶·第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美術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

此次活動恰逢第74個國際“六一”兒童節,現場更是一片歡騰,熱鬧非凡。該展覽以“彩繪新重慶”為主題,作品經過三次篩選:先經各區縣組織初評;再由各區縣選送的1020件作品參加復評,通過市文化旅游委、市教委、市關工委組織專家進行“公平、公開、公正、擇優”的評審,共有492件復評入選,其中61件獲獎提名進入終評;終評于6月1日上午組織獲獎提名作者在美術館現場進行繪畫創作測評,共評出一等獎5件、二等獎10件、三等獎15件和優秀獎27件,其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的現場測評作品與復評作品一同展出。

此次展覽共計展出522件作品,孩子們用色彩、用筆觸、用心靈描繪出了一個個生動而富有活力的畫面。作品里面有對傳統節日的傳承、重慶地方特色文化的描繪、美麗田園的熱愛與贊頌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這些作品稚拙天真,淳樸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意趣,展現了孩子們對重慶這座城市的獨特理解和深厚情感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藝術則是心靈的翅膀。從今年“六一”開始,重慶美術館將在每年6月份用半個月檔期,為全市青少年舉辦一次美術展覽活動,目的是為全市的青少年美育搭建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為中小學和社會美術教育搭建一個公共展示的平臺。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6月16日,開放時間為10:00-18:00,17:30停止入場,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期間不閉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據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