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教育 >

“楚天”星座組網衛星將達300顆首發星擬今年發射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42406

  中新社武漢4月23日電 (記者 郭超凱)在2024年“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記者23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以下簡稱航天科工)獲悉,“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首星(技術驗證星)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發射。

  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總體部“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業務推進負責人張川介紹,首星發射后,將驗證衛星在超低軌能否“飛得成、控得住、用得好”,通過在軌試驗對超低軌衛星氣動設計、原子氧防護、星載智能等關鍵技術進行驗證,為星座構建保駕護航。

  2023年7月,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總體部宣布啟動“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建設,規模組網衛星將達300顆。

“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模擬圖(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供圖)

  據介紹,“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建設采取“分階段”的實施策略,分為技術與業務驗證、規模組網和融合發展三個階段。

  在技術與業務驗證階段(2021年-2025年),航天科工將于2024年上半年發射1顆超低軌技術試驗衛星;2024年-2025年發射9星組成業務驗證星簇;2025年構建即時遙感業務應用示范系統,提供1天級服務響應能力。

  在規模組網階段(2026年-2030年),航天科工擬于2030年前完成300星組網運行,提供可見光、SAR、高光譜、紅外等多類型全時相遙感服務體系,形成全球15分鐘響應能力。

  在融合發展階段(2030年以后),航天科工計劃完成業務系統的全面建設,達到全球范圍10分鐘以內的即時業務響應能力。

  張川介紹,“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對熱點區域或重點目標的高分辨率實時精細化觀測和目標特性獲取,在流域綜合治理、應急保障、農林牧漁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場景,可實現高重訪周期的數據采集,具備快速處理、智能分析、即時下傳的實時服務能力。

  他以應急救災舉例說道,針對災害應急及突發事件,未來我們可實現星座分鐘級任務響應,實時回傳任務區域現場情況,實現災情迅速響應及處置。

  此外,得益于星座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實時回傳數據及智能信息處理的特性,未來大眾用戶可通過智能終端獲取來自衛星視角的興趣信息,如無人駕駛實景導航、風險路段及時規避、景區人流量實時監控,可通過智能云檢測、目標變化檢測等,實時獲取直觀信息。(完)

【編輯:唐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