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國際 >

筑起中非六國第一條玻璃生產線

本文來源:人民網 閱讀:23192

  圖為建成的剛果(布)紅星玻璃廠工程。
  中鐵八局海外公司供圖

  “這是我們修的玻璃廠!”近日,當看著大型紀錄片《通向繁榮之路》中展示的中非六國第一條玻璃生產線、剛果(布)第一家玻璃制造廠――紅星玻璃廠時,中鐵八局海外公司員工張劍波感慨萬分。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他們當初下定決心要出色地完成這項備受矚目的工程。

  2020年3月,剛果(布)紅星玻璃廠項目順利落地開工,這座為解決當地玻璃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玻璃相關產業成本高昂且周期較長等問題而建的玻璃廠,承載了無數當地人的希望。

  工期緊,任務重,材料配件組織困難,時任項目書記張劍波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這個項目的工作面多,機械設備需求巨大,剛開工又遇上了新冠疫情暴發,施工人員不足,現有的人員便以‘兩班倒’形式施工,一人頂多崗,既管施工生產進度,又管物資設備供應,還要兼顧當地工人管理,見縫插針推動施工生產,即便是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項目部未曾停工一天?!?/p>

  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常常面臨著各種挑戰。紅星玻璃廠項目退火切裁工段預埋件種類繁多、數量龐雜。在接近2800平方米的板面上,分布著共計181處預埋鋼板,尺寸規格各異,標高也不盡相同;預埋套管、預埋孔洞共計24處,預埋錨栓26處,共計208根。將所有預埋件精準定位成為了影響整個工程順利推進的關鍵工序,尤其是預埋錨栓的焊接,由于錨栓需要焊接在柱頭上,而設計所用錨栓長度總長均超過1.2米,尺寸規格較大,錯綜排布的鋼筋給錨栓的精準定位帶來了許多困難。

  “反復校對調整,這是唯一的辦法,沒有捷徑!”張劍波說,“我們成立了一個技術攻關小組,大家對照圖紙,劃分區域。每個技術員認領一塊區域,仔細核對區域里每一個預埋錨栓的焊接點位?!?/p>

  沉淀池完工、玻璃廠主體封頂、完成裝飾裝修……一排嶄新的“藍房子”拔地而起,2021年9月點火儀式的舉行標志著紅星玻璃廠正式投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建設期間,項目部聘用了600多名當地工人,采用工長負責制,按工種分工班?!耙幻袊と巳喂らL,對口管理5―10名當地工人,手把手地教手藝,項目遲早會結束,但學到手的技術可以讓他們長期受益。”張劍波說。

  梅爾?格雷爾是土生土長的剛果(布)人,也是當時項目部聘請的翻譯,他說:“中國不僅為我們修基礎設施,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機會。投產后的玻璃廠,解決了當地300余人就業,還拉動了玻璃加工行業、玻璃銷售行業的發展。我們能掙到錢,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了?!?/p>

  如今的紅星玻璃廠日均產量超過140噸,不僅占據剛果(布)80%的市場,還出口剛果(金)、摩洛哥、加蓬、東非等地。

 ?。ū緢箅??冉佳蕊)

(責編:岳弘彬、牛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