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本文來源:美通社

杭州2019年4月29日 /美通社/ -- 年初,廣廈杭州建工集團下屬杭州構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構新材)傳來一個重磅喜訊,公司順利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杭構新材是一個滿打滿算只有20人的團隊,在新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卻異常突出,它也是廣廈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近日,廣廈記者實地探訪了杭構新材,打開了它的“創新秘笈”:

杭構新材總經理陸明如的愛好,在工作中得到了放大。他喜歡乒乓球,喜歡它小而快,喜歡它既可單兵作戰又可合作共贏。陸明如掌舵的杭構新材公司于2016年從京杭大運河旁邊的康橋老基地搬入廣廈杭構集團仁和基地,憑借著乒乓球式的“小而快”,用三年時間創造了一個等式:

2項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著專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市余杭區科技企業研發中心

2018年,杭構新材的外加劑產量高達4.8萬噸,產值9400萬,難以想象,這里只有兩名一線生產人員!他們不必駐守車間,只需盯緊監控室屏幕上的數據;進料出料,只需點擊電子按鈕,不費吹灰之力。這一切全都得益于“創新”二字。在技術上,身為總經理的陸明如舍得投入,杭構新材的技術團隊從最初的3人擴充為10人,再擴為12人,占據了全公司總人數的一半,多數技術人員還都是九零后,創新的活力可見一斑。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這支技術團隊始終都在埋頭鉆研,推陳出新,2018年又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他們時刻都在顛覆著別人也刷新著自我,他們的產品散發著科技創新的芬芳。

陸明如把杭構新材比作一艘小船,把夢想比作彼岸,在仁和基地的三年,這艘小船始終在乘風破浪地駛向彼岸。陸明如在2019年工作報告上提出:科技先導型企業,就是杭構新材的彼岸和夢想

在埃塞俄比亞的中國工地上轉變理念 從迎合到引導

2007年,具有高分子材料學習背景的遼寧小伙劉巖走進了廣廈杭建杭構集團,他跟著前輩深入實踐,積極探索。2013年,30歲的劉巖被派到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帶著杭構新材的外加劑參與當地第一個泵送混凝土的商住一體項目的建設。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必須好,為了避免在泵送管道中離析或堵塞,需要摻入外加劑;混凝土外加劑分為水劑和粉劑,考慮到海運集裝箱等因素,杭構新材出口的那一批外加劑以粉劑為主,劉巖負責控制外加劑的配合比。在亞的斯亞貝巴的兩個月里,劉巖第一次走出了實驗室,與混凝土親密接觸,才深刻地了解了混凝土;知己知彼,方能提升自我,這為他2016年研制更高性能的“一種聚羧酸超緩凝減水劑”的專利發明實驗埋下了伏筆,更為劉巖創造了深入思考的機會

按照功能劃分,常用的外加劑有早強劑、減水劑、緩凝劑、抗凍劑、加氣劑和防銹劑等,顧名思義,外加劑可以幫助節約施工水泥甚至推進工程進度。而在實際工作中,使用混凝土外加劑是一個“量體裁衣”的過程,可是一些不夠了解外加劑的客戶總走誤區,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可惜客戶沒涉獵到。而身為外加劑專業廠家,杭構新材有能力當“向導”,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外加劑幫客戶節約混凝土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回國后,劉巖的想法得到了陸明如的支持。劉巖帶領技術團隊大膽嘗試,從迎合客戶慢慢地轉變為引領客戶??蛻舳ㄖ屏撕紭嬓虏慕ㄗh的外加劑,技術團隊就派三人小組跟進監測,評估是否還有改進空間;時間長了,越來越多的客戶來定制外加劑。經過兩年努力,杭構新材成功地從產品輸出轉型到了技術服務輸出,總經理陸明如這樣總結:杭構新材把外加劑給你用,還要協助你把它用好。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讓技術服務引領市場拓展,這種模式推廣之后,質量上去了,成本也節省了,杭構新材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效仿者絡繹不絕。

從老廠區搬到新“民宿”,灰頭土臉秒變神清氣爽

2004年,畢業于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趙亞妮來到了杭構外加劑廠(杭構新材前身),最初的半年,這個工科女一頭扎進了技術科,后來還跟技術團隊合作發明了“預拌砂漿外加劑及其制備工藝、應用方法”的專利。2005年和2006年,生性豪爽的趙亞妮陸續接管了生產和經營,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這一管就是十多年!在康橋的老廠區,趙亞妮既要協調生產供應,又要保證產品庫存。得益于杭構的好口碑,外加劑廠的客戶源源不斷,客戶多趙亞妮的任務就多,任務多就脾氣急,脾氣急就說話快、走路快,不知不覺,趙亞妮被戲稱為“無標點無停頓”,說話沒有標點,走路沒有停頓,恨不得插上翅膀。當時的老式貨車每車荷載七噸,涉及到兩種以上的外加劑混合運送,中途還要預留洗車時間,為了把廠區的三四輛貨車用到極致,趙亞妮總要早作安排,總是被迫加班。當時主管10個左右一線生產人員的趙亞妮,負責維護老客戶,接待新客戶,還要處理臨時情況,為了隨時跟進業務員和駕駛員的進度,她總在打電話;老廠區噪聲大,趙亞妮的嗓門就得跟著飆高,年復一年,她就成了“女高音”。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廣廈探訪下屬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杭構新材

2014年,趙亞妮不必再飆高音了,公司先后引進了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和釘釘辦公系統,信息得到了整合,各個崗位的人員透過系統可以看到生產過程中的所有進程和指令,實現了實時動態管理,還具有可追溯性。

2016年搬遷后,康橋那種塵土飛揚的老廠區被眼前“工業風民宿式”的新型自動化場所取代,老式貨車陸續更換成了五臺荷載將近30噸的大型槽罐車,高效環保,一線生產人員也精簡到了2人,但身為主管生產經營的副總經理,趙亞妮從灰頭土臉版變成了神清氣爽版,但是擔子更重了。2018年7月之后,外加劑的月出貨量均超過4000噸,10月之后更是超過5000噸,日出貨量最高達到250噸

26年“老姜”真辣,全心全意管設備,笑納智能化

厲權52歲,在杭構26年,是一塊名副其實的“老姜”。他始終從事設備安全、材料安全、廢水外流控制等相關工作,現在是杭構新材主管材料設備的副總經理。

2016年搬遷到新廠區之前,杭構新材將它定位為“精致、科技、全自動”,力求讓仁和基地的規劃高效、科學、環保,在全體員工中倡導合理化建議。參考著老基地的使用經驗,大家紛紛建言獻策,其中數據信息平臺搭建和智能化改造得到全票支持。沒多久,新廠區建起來了:以往的機械投料改為自動化投料,一鍵完成;慣用的開放管路改為密閉管路,儲罐和水池的廢水全都回收利用,實現“零排放”;外加劑采用配方稱重,實現“零浪費”。仁和基地的爬梯、攪拌器、攪拌釜、攪拌罐、混合器、下料裝置、出料裝置、測量裝置,全都鐫刻著“創新”的痕跡,這些實用工具的改進方案,直到2017年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時才被細細梳理,一口氣申請了15個實用新型專利!這些實用新型的發明人名單上,有總經理陸明如、總工程師劉巖、主管生產經營的副總經理趙亞妮、主管材料設備的副總經理厲權、研發主管岳丕喬,還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大家都是技術出身的行家里手。

實用新型專利就是他們實力的寫照。擁有了智能化,就擁有了高產量,就要求設備擁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年初的生產量相對小,厲權必須抓緊展開設備大檢修,確保一整年的生產安全。大檢修完成后,厲權也不能閑著,他每天都去巡檢,把整個廠區都掃描一遍,用他那雙磨練了26年的火眼金睛尋找安全隱患,避免跑冒滴漏。安全無小事,厲權還得細致周到地管好勞保用品,趕上處理有污染的原材料,就要按需發放防塵口罩、防護面具等,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小而快,創造新的等式

2003年,大四在讀的陸明如在杭構外加劑廠(杭構新材前身)做完了畢業設計;2008年,他成了這里的廠長。這些年來,廠里為杭州大劇院、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杭州錢江新城市民中心、錢江四橋、紫之隧道、杭州地鐵四號線等一大批重點工程提供了外加劑。陸明如帶團隊的理念是:想要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搜集材料,不要事無巨細地指導大家做這做那,只要激發大家對大海的渴望就夠了。

陸明如說,杭構新材要拿技術優勢PK大型上市企業的成本優勢。技術優勢如何彰顯?談到這里,陸明如特別感謝杭構集團砼二分公司的總經理邵華峰。2016年,杭構新材技術團隊研制出聚羧酸超緩凝減水劑時,企業管理專業背景的邵華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極度尊重技術創新。起初,邵華峰損失了一批泵管,但他堅信杭構新材的實力,繼續使用。不出邵華峰所料,反復調試過后,砼二分公司混凝土的質量提升了,成本還節省了!技術優勢還體現在對比中。有個客戶的親戚也做外加劑,跟杭構新材搶市場,陸明如向客戶提出“單雙號”對比法,單日用親戚的外加劑,雙日用杭構新材的外加劑,半個月之后,客戶主動放棄了親戚的外加劑。那時,陸明如常聽李志的《熱河路》,覺得那句“氣喘吁吁,眼淚模糊,奔跑跌倒奔跑”像極了轉型初期的杭構新材。

2017年,杭構新材組隊參加了第三屆全國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大賽,獲得了總成績二等獎、理論知識第三名的好成績。技術創新始終是陸明如的重頭戲,這支榮獲了杭州市建設系統“創新工作室”的團隊為中國濕地博物館量身定制清水混凝土,為西溪濕地園區的別墅研制純白混凝土、木紋混凝土和彩色混凝土,為“海綿城市”嘉興優化透水混凝土......把化學制劑用到建筑里,是跨界,是創新。

目前,杭構新材已經成功從產品輸出轉型到了技術服務輸出,陸明如計劃讓它延伸到技術管理輸出!年初,杭州城北一家年產70萬方的大型攪拌站隔三岔五地堵管退料,老板決意改革,邀請杭構新材的技術團隊進場技術托管。外加劑技術團隊去管理混凝土技術工作,應該是破天荒頭一遭,這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經過深思熟慮,再加上杭構集團總經理周永元的鼓勵,陸明如和團隊決定試水。令大家欣喜的是,技術團隊采用原創的檢測方案快速指導攪拌站生產,未曾發生過一次堵管退料,還從中總結了一套技術管理經驗

科研創新+技術服務輸出+技術管理輸出=科技先導型企業

這是陸明如和團隊正在創造的新等式,他要帶領這支“小而快”的團隊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實驗室管理,提升技術數據的整理和分析?!?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這讓大家對杭構新材升級為“杭州市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更執著了。事實上,杭構新材依托的廣廈杭建杭構集團天生就有創新的基因,它用8年時間完成60項創新成果,其中4項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獲評省級工法。

外表笨拙厚重的混凝土構件,其實蘊含著極高的科技含量。它需要根據不同構件的不同用處,作出最相配、最科學、最精準的外加劑配方,才能保證每個構件歷經歲月打磨,仍然堅如磐石。這是一場不為人知的科學與智慧的比拼和賽跑,在這場沒有觀眾和終點的比賽背后,是他們對夢想的渴望和追逐,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建設領域科技人員的全球眼光和精神支撐!這種精神就是對建筑的盡善盡美,對未來的永不后悔!

文/李璐 控股文化宣傳部 攝/周一豪 青年時報

  • 南川:志愿者助力春耕務農 為鄉村振興增添溫暖底色

    南川:志愿者助力春耕務農 為鄉村振興增添溫暖底色

  • 緊急預警:“醫??ㄍS谩痹p騙,轄區一女士中招

    緊急預警:“醫保卡停用”詐騙,轄區一女士中招

    醫???,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生活中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如果手機上收到這樣一條短信:你的醫療被停止,請于某月某日前進行申換,避免影響使用

  • 為民服務解心病 錦旗彰顯魚水情

    為民服務解心病 錦旗彰顯魚水情

    一面錦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份感謝,更是承載了轄區群眾對民警的信任以及工作的認可,是警民魚水情的真實寫照。真的太感謝你了,付警官

  • 重慶南岸警方成功摧毀一販毒團伙  繳獲毒品38.1公斤

    重慶南岸警方成功摧毀一販毒團伙 繳獲毒品38.1公斤

    近日,重慶南岸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毒品案件,抓獲嫌疑人26人,繳獲毒品38 1公斤,徹底斬斷一條境外至成渝地區的地下販毒通道。2020年2月,重

  • 守護校園安全的警服藍

    守護校園安全的警服藍

    今天,是我從警生涯中的最后一天,也是從事校園安全工作的最后一天,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12年從事校保工作的經驗和人生感悟……3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