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春脖子短是老北京人的一句俗話,意思是北京的春天如人的脖子一樣短。不過,今年北京的春脖子卻似乎有點長,有多長呢?大
中國天氣網訊 “春脖子短”是老北京人的一句俗話,意思是北京的春天如人的脖子一樣短。不過,今年北京的“春脖子”卻似乎有點長,有多長呢?大概……像長頸鹿的脖子那么長。
據了解,今年北京入春較往年明顯偏早,3月14日就跨入了春天的大門,為1951年以來并列入春第二早的一年。往年,入完春,北京就像個急性子的小孩,總是火急火燎地就開始奔赴夏天,京城居民大概除了漫天飛的楊絮,基本感受不到春天的存在感。
然而今年,在活躍的冷空氣影響下,總是忽冷忽然,氣溫起伏不定,平均氣溫始終達不到入夏標準(氣候意義上,當滑動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于或等于22℃,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于或等于22℃的日期作為夏季起始日。)
中央氣象臺官博的這句調侃并不是“一枝獨秀”,其實最近網友也頻頻發問:北京的春天還敢再長點嗎?
據中國天氣分析師邵鵬介紹,根據1981年-2010年數據統計,北京入春平均日期為3月27日,入夏平均日期為5月23日,也就是說春天的平均日數為57天,今年是3月14日入春,從目前預報來看,今年最早可能也要到5月18日左右才能入夏,也就是說今年的春天至少會有6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近十天,而這也是2010年到今年近十年來,北京春天時間最長的一次。
而導致今年北京春天偏長的原因,主要就是前面提到的氣溫起伏不定:前期氣溫偏高,導致今年北京早早入春;入春后,冷空氣又頻頻來襲,氣溫忽高忽低,晝夜溫差也十分明顯,這就導致了即使白天氣溫較高,但一天的平均氣溫依然達不到入夏標準。
以4月份為例,今年進入4月以來,盡管北京白天的最高氣溫曾在4月4日和4月17日兩次達到28℃以上,甚至讓不少市民產生了“初夏”的錯覺,但這兩天的早晚氣溫還是相對比較低,加之氣溫剛有點高馬上就有冷空氣前來打壓,冷空氣一來,白天氣溫立馬降到十幾度,這就好像一個叫“入夏”的孩子憋足了勁兒好不容易沖刺了幾百米,一陣冷風刮過來就再次重回起跑線了。
不過雖然說北京的“春脖子”歷來比較短,但歷史上春天超過65天的,也并不只有今年,像是2002年,北京是3月9日入的春,到同年5月18日才入夏,春天歷時70天;2006年,北京是在3月15日入春,同年5月28日才入夏,春天歷時74天。
根據預報,未來半個月,北京地區的氣溫將節節升高,日最高氣溫將普遍維持在22℃-27℃左右,相信夏天的腳步是真的越來越近了。(文/馬黑陽 數據支持/邵鵬 設計/栗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