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期待2022年北京冬奧會”——訪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

本文來源:人民網

清冽的海水、安靜的冬夜、絢爛的極光、壯麗的峽灣……這是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端的挪威。

帶著一份與老朋友重逢的欣悅和期待,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喜歡探訪中國各地,切身感受中國的滄桑巨變,也從中發現了深化兩國關系的諸多可能。

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近照。海外網 楊皓銘攝

“有了更多機會探索中國”

1987年,白思娜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學習中文,自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1988年,白思娜首次到訪中國,與中國的聯系增多。雖然當時中國還不是白思娜所從事外交工作的主要方向,“但自那之后,我一直關注中國發展。”

2019年5月任挪威駐華大使后,白思娜“有了更多時間和機會探索中國”。不到兩年時間里,白思娜奔赴中國各地:北京、上海、西安、青島……繁忙的公務行程中,她會抽出時間來錄制視頻,嘗試以中文記錄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并發布在社交平臺上跟網友分享。在閑暇時,山川、古跡成了白思娜的旅游目的地:玉龍雪山、扎尕那、古長城……“我還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她說,“我們挪威人與自然的關系非常緊密,而中國也有很多美麗的自然風光。此外,挪威人對中國的歷史和食物也很有興趣。”白思娜透露自己最愛的中國食物是米粉,“我每次外出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

每到訪一座城,每登上一座山,白思娜對中國的了解就加深一層,也總能從中發掘深化挪中關系的新契機。“我目睹了中國的飛速發展,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崛起對整個世界有巨大影響。”白思娜表示,隨著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挪威也有經驗可以分享,比如人口和老齡化、城鄉關系等問題。她期待兩國挖掘更多合作的領域。

“挪中因冬奧走得更近”

即將到來的2022北京冬奧會,無疑成為中挪兩國加深合作的契機之一。推動兩國在冰雪運動方面的合作,也成為白思娜近期工作重點。

2020年底,白思娜一行訪問北京冬奧組委,聽取了北京冬奧會準備情況介紹,還與中國首位冬奧會冠軍、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深入交談。“我非常高興能夠見到楊揚,她是短道速滑項目的明星。”白思娜說,“挪威曾在冬奧會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期待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開幕。”

冬奧會拉近了中挪之間的距離,為兩國深化在體育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機遇。白思娜表示,挪威與中國在冰雪運動領域有著長期合作,一些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項目的中國運動員正在挪威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事實上,為了學習挪威先進的雪上項目發展經驗,中國體育總局將挪威作為外訓冬奧會的重點國家。2017年4月,中挪兩國體育主管部門簽署《中挪體育合作諒解備忘錄》。此后,雙方又陸續簽署多項執行計劃,冬季項目合作便是該計劃的重中之重。

冬奧會不僅是運動員競技的舞臺,更是各國人民增進了解的橋梁。挪威是冰雪的國度,在這里,冰雪運動是幾乎人人都參與的國民活動。隨著中國的發展,特別是中國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后,中國冰雪運動的潛能被極大釋放。白思娜高興地看到中國提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大愿景,她說:“挪中因冬奧走得更近,參與冬季運動的人越多,挪中兩國的合作空間就越廣闊。挪威重視與中國在冬季運動領域的緊密合作,雙方的共同努力將讓冰雪運動的發展更加繁榮。”

“挪中貿易合作空間大”

中挪關系近幾年健康穩定發展,雙邊合作愈發拓寬走深。白思娜提出,挪威和中國對自由貿易有共同的愿景,雙方為早日達成雙邊自貿協定做出了很多努力。2019年11月,中挪舉行中國—挪威自由貿易協定第16輪談判,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2019年,中挪雙邊貿易額達73.4億美元。“挪中貿易合作空間大,而且還有很大上升空間。”白思娜說。

中國是挪威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不少挪威商品在中國市場上享有美譽,比如三文魚等挪威海產品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貿易,國際冷鏈物流的安全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白思娜表示,就水產運輸問題,挪威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讓海洋運輸服務環保衛生。與此同時,挪威一直與中國相關機構保持著密切溝通和合作,共同保障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中國和挪威之間有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的通力合作,也有展望未來發展的共同愿景。白思娜表示,過去幾年間,到訪挪威的中國游客數量持續增加。她希望,疫情過后可以有更多的中國游客到訪,感受自然之美。“挪威的夏季和冬季都很美,特別是冬天還有絢爛的極光。”白思娜說。(張六陸)

(責編:劉葉婷、劉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