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通宵輾轉4個“戰場”杭州醫護“不眠”守護民眾“安眠”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通宵輾轉4個“戰場”杭州醫護“不眠”守護民眾“安眠”

????醫護人員開展核酸采樣。 杭州市衛健委 供圖

  中新網杭州3月7日電(張煜歡 崔倩嫻)當疫情再度發生,一場場星夜下的集結又一次吹起號角。5日杭州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述病例居住的濱江區與上城區分別劃定“三區”范圍,并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數百名醫護人員連夜奔赴各個核酸采樣點,在氣溫驟降的春夜里默默守護著民眾的健康。

  凌晨出發成常態 主動支援成“本能”

  3月5日17時30分,上城區望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周靜接到一通緊急召集電話。18時20分,包括她在內的20名醫務人員已經全部集結完畢。

  去確診病例同單元開展入戶采樣,在封控區采樣擔任聯絡員,在大通橋工地現場采樣點支援工作人員,在上城區望江街道清泰門社區核酸檢測點幫助轉運分包……6日一早,當太陽慢慢升起,周靜疲憊地坐在椅子上,終于有空歇歇腳。從日落到日出,她已經通宵輾轉了4個“戰場”。

  能休息一會兒的她,卻不敢真正睡著,而是手上緊緊地抓著手機,并把手機音量開到最大加震動模式,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電話和微信通知。

醫護人員開展核酸采樣。 杭州市衛健委 供圖

醫護人員開展核酸采樣。 杭州市衛健委 供圖

  來自上城區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波,已許久沒經歷過休息日了。在接到緊急任務后,他晚上10點多從家里出發,當晚就完成了全部10戶的核酸采樣工作,在凌晨2點半完成標本交接。

  當他聽說第二天會有更多應急采樣任務后,索性沒有回家,而是在站點簡單休息。僅僅休息了3個多小時,他就再次利索地穿上防護服,迅速出發去采樣。

  對于許許多多醫護人員來說,凌晨出發已成常態,主動支援也成為“本能”。

  雙向奔赴 暖心夜宵等待“夜歸人”

  “大家做好準備,早點吃飯,晚上或有任務……”5日,濱江區長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倪夢一剛下班,就看到工作群里跳出了這樣一條消息。

  19時26分,群里開始了熟悉的應急小分隊接龍,大家迅速報名,短短20分鐘不到,一支45人規模的小分隊就集結完畢了。20時30分,小分隊已經坐上了趕往泰林大廈園區的大巴。

  21時許,小分隊就開始分頭行動,或在集中采樣點開展核酸檢測,或上門進行核酸采樣……凌晨時分,小分隊就順利完成了指定區域300多人的核酸樣本采集。

  讓倪夢一沒想到的是,就在核酸采樣快結束的時候,三個年輕人拎著幾個袋子走了過來,有些靦腆地向醫護人員們說道,“這是我們點的夜宵,剛拿回來,里面有炒粉干和湯圓,還熱著呢……看到你們這么辛苦,所以想送給你們。”聽到這話,倪夢一和同事心頭一暖,眼眶都有些濕潤。

醫護人員開展核酸采樣。 杭州市衛健委 供圖

醫護人員開展核酸采樣。 杭州市衛健委 供圖

  大家想起在采樣現場忙前忙后的熱心保安師傅,決定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就把這份暖心夜宵送給了在現場維護秩序的保安。

  回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還有另一份暖心夜宵等著深夜歸來的“大白”們。該中心指揮部負責人之一湯杭峰早早地聯系好附近的小籠包店,給醫護人員準備了夜宵。估摸著大家差不多要回醫院了,他就在工作群里通知,熱騰騰的夜宵已經備好。

  小籠包現包現蒸,餛飩皮薄餡大,茶葉蛋陣陣飄香……深夜,蒸騰的水汽和香氣,烘熱了風雨夜歸人的面孔。結束當晚任務的醫護人員,在“不眠”中守護著民眾的“安眠”,也期待著城市早日重歸平靜。(完)

【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