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121779
中新網西寧5月18日電 題:青海戰“疫”前沿:在定點救治醫院守護“大白”的“大白”們
作者 任克靜 韓明媚 張添福
回到隔離酒店,張鳳琴拿起水杯,一口氣灌下滿滿一整杯。這是近25天,每日結束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的工作后,她必須去做的慣性動作。
“早上5時起床,吃過早餐,8時進入工作區域,18時結束工作,10個小時不能吃喝。”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院感科主任侯珂君解釋,“因為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加上消殺、物表采樣任務重,不間斷的奔走讓身體的水分流失非常快,口干舌燥甚至低血糖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4月和5月,青海省西寧市連續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兩月的新冠肺炎病毒陽性感染者累計達數百例。
戰“疫”號角吹響,星夜集結奔赴一線的不僅有核酸檢測醫護人員、維護秩序的公安民警和提供服務的志愿者,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與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同處一室,為現場消殺和杜絕醫療人員感染,而貢獻最大力量,他們就是跟張鳳琴一樣的感控(即感染控制)人。
圖為張鳳琴在定點醫院工作。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 供圖
4月17日上午,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院感科接到上級指令,須指派一名感控人前往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緊急支援。院感科科室骨干、感控經驗豐富的張鳳琴立即主動報名。
但此去的危險及時間的漫長,張鳳琴未作多余思考。
科主任侯珂君卻有些猶豫,“你的孩子那么小,孩子的爸爸又在外地,不管孩子了嗎?”
張鳳琴的聲音卻更加堅定:“孩子可以放在親戚家里。”
出發當日,因為醫院疫情防控需要,本來一直吃住在醫院的張鳳琴,來不及回趟家收拾行李,同科室姐妹便把自己身上厚實一點的衣服全脫下來,塞進她包里,抽屜里能吃的能用的,也都翻出來才勉強為她湊齊行李。
“醫護人員的安全、健康是救治患者的前提,我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物表采樣、環境消殺、日常督查中,仔細再仔細、認真再認真,讓病毒無處遁形……”在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張鳳琴熟知“院感”二字的含義。
在定點救治醫院,感控人員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檢查、督導院內各項感控措施的落實,清潔區、污染區環境表面采樣,監督傳染病區內所有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交接等工作。
即便離病毒最近,但他們還是毫不退縮穿著厚重沉悶的防護服,不停奔波在各個區域,每日完成上百份的樣本。
“身穿厚重憋悶的防護服,步伐稍快,N95口罩下的呼吸就會變得急促,護目鏡也經常滴滿水珠,視線模糊不清……可想到疫情在前,就什么也顧不上了,只會增加往返頻率和加快挪動小碎步。”張鳳琴說。
5月3日,西寧市4月以來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取得階段性勝利,支援人員從救治醫院撤離,集中在賓館隔離。
原本以為很快就能和家人孩子見面的張鳳琴,在隔離期未滿時又被召回。截至5月17日,張鳳琴已經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一線奮斗了整整25天。
她說,不管是物表采樣還是環境消殺,都不能有一點馬虎,一整天下來,每次都處于累癱的狀態。
一天晚上,結束工作回到宿舍的張鳳琴接到親戚打來的電話,寶寶一直在哭鬧,說是要找媽媽,實在沒辦法就只好打電話過來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接通。
聽到這里,張鳳琴再也忍不住……努力平復心情后,張鳳琴跟寶寶通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視頻,才將小家伙的思念安撫好。
“每次打電話過去都很晚,寶寶都睡了,這段時間我和孩子爸爸都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我很愧疚。”張鳳琴幾度哽咽,“但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只有守護好了大家,才能更安心的守護小家!”
張鳳琴說,疫情不結束,就要繼續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手無寸鐵,也能“殺敵”百萬。(完)
【編輯:劉湃】
2022年12月31日,重慶巫溪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冒充名中醫兜售偽劣保健品詐騙老年人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55人,搗毀詐騙窩點5個
咳得喉嚨都撕裂、胸口都痛!因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覺,太難受了!感覺肺要咳出來了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許多人對咳嗽這一癥狀印象
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效果如何?不規范使用是否有風險?如何科學合理使用?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進行解答。 治療病毒感染沒
中國疾控中心:短期內XBB系列變異株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疾控中心4日發布信息顯示,我國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絕對優勢毒株是BA 5 2和BF 7,個體在感染BA 5 2或BF 7后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