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太行山古村的嬗變:一杯咖啡里的鄉村振興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88726

太行山古村的嬗變:一杯咖啡里的鄉村振興

????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澤城村打造的5G直播間一角。 胡健 攝

  中新網晉中5月21日電 題:太行山古村的嬗變:一杯咖啡里的鄉村振興

  中新網記者 胡健

  在210年樹齡的老槐樹下,一臺兩臂旋轉扭動的咖啡機器人正在為寫生學生沖泡咖啡。取豆、磨豆、沖泡、過濾……一首歌的時間,咖啡便碼放在取餐口。待寫生旺季,它可不間斷運轉供應咖啡。

澤城村里的老樹咖啡屋。 胡健 攝

澤城村里的老樹咖啡屋。 胡健 攝

  郭珍是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澤城村村民,也是這間老樹咖啡屋的“店長”。平日的工作就是開門、為機器人通電、打掃衛生,清閑的工作絲毫不影響她操持家務。

  “我家離咖啡屋就幾百米,有人打電話喝咖啡,我就過去開門,沒人的時候就照看家。等這里的寫生基地正式運營后,估計會更加忙碌。在這上班半年,每個月能領到六七百塊錢(人民幣,下同)的工資。”郭珍介紹,此前她是澤城村的貧困戶,隨著當地發展山水經濟,如今的澤城村正在發生巨變。

老樹咖啡屋里的咖啡機器人。 胡健 攝

老樹咖啡屋里的咖啡機器人。 胡健 攝

  老樹咖啡屋是澤城村在鄉村振興中的“縮影”,當地在發展傳統種植、養殖的基礎上,以打造“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為產業核心,講述著太行山下的“振興故事”。

  澤城村是革命老區左權縣麻田鎮下轄的行政村,抗戰時期,麻田鎮曾是華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黨、政、軍、學機關曾在此駐扎,被譽為太行山下“小延安”。這里古村落建筑風貌錯落有致,具有濃郁的鄉村藝術氣息。

澤城村打造的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 胡健 攝

澤城村打造的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 胡健 攝

  2021年,左權縣引進中國國際水彩協會掛牌運營“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為的是向“山水”要產業。當地投資1250萬元改造民宿和街景,并對接山西省藝術類院校學生來村寫生,形成一條以寫生為主線的旅游產業鏈。

  “今年我們將投資8042.97萬元對澤城片區進行開發,對澤城村周邊6個村30個寫生點實施標準化建設,打造水彩畫主題館、復原王沂東《太行喜事》寫生場景、建設寫實油畫展館和雕塑展覽館,同時建設太行清吧、太行寫生文創店、寫生巴士點等。”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黨委副書記韓振芳介紹。

目前,澤城村正在打造寫生驛站,可供數百名學生住宿。 胡健 攝

目前,澤城村正在打造寫生驛站,可供數百名學生住宿。 胡健 攝

  除了方興未艾的寫生基地外,澤城村的核桃種植和雞羊養殖產業,均能為當地增加數千元的集體收入。連片的光伏電站,每年也可為澤城村增收約80萬元……受益于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澤城村民眾的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3100元增加到2021年的11500元,村集體收入也從5200元升至如今的105萬元。

  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的左權縣,正以寫生基地帶動縣域產業發展。如今,左權縣正在打造以澤城、老井、桐峪為中心的三個寫生基地,全部投運后每年可接待寫生群體28萬人次,年綜合收入6000余萬元,輻射河北、河南、山西區域內22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此外,中國最大的“玻璃之城”、桐峪1941小鎮、全國十大戶外運動基地也將在左權縣拔地而起。

當地對村落街景進行改造。 胡健 攝

當地對村落街景進行改造。 胡健 攝

  左權縣委書記石勇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個有產業的縣域才有活力,一個有產業的鄉村才有人間煙火氣。”如今,左權縣已形成核桃、黑山羊、連翹、雜糧、鐵礦、煤層氣、石英砂、文旅等產業鏈條,昔日落后的革命老區,正在進入產業化發展的新軌道。(完)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