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白巖村民宿管家李乃送。 容樂 攝
中新網貴州雷山7月14日電 題:民宿管家成貴州山區民眾“新未來”
作者 周燕玲
地處貴州苗嶺主峰雷公山腹地的白巖村,一陣嘹亮的公雞打鳴聲劃破清晨的寧靜,苗族大姐李乃送麻利地起床穿戴整齊后,前往500米外的民宿開始一天的工作:打掃衛生、煮早餐、鋪床、插花、煮咖啡……
用李乃送的話說,自從放下手里的鋤把子變身民宿管家后,不僅習得“十八般武藝”,收入也翻了好幾番。
對于民宿管家這個身份,種了大半輩子地的李乃送適應了大半年,剛開始連普通話說得不夠利索的她,打掃一個房間需要好幾個小時。而現在的她,民宿里的各種工作不僅得心應手,還能用簡單的英語跟外國客人打招呼。
圖為民宿管家李乃送正在打掃衛生。 容樂 攝
對于房間的布置,李乃送也時有新意,工作之余常去鄉間小路采摘一些野花和樹枝,作為插花擺放在房間。在她看來,民宿管家不僅要具備服務能力,還要有鄉村主人翁精神,給客人當導游、帶客人下田捉魚、教客人做蠟染和刺繡……
近期,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導師等18個新職業。對于李乃送來說,職業的認定不僅意味著自己受到社會的認可,未來的生活也更有奔頭。
圖為白巖村的民宿。 周燕玲 攝
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國鄉村民宿逆勢增長,2021年途家平臺上鄉村民宿訂單量同比2020年增長了三成,為“鄉村房東”創收逾2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2021年中國多個省份的鄉村民宿訂單數增長超過50%。
有專家表示,隨著民宿業的高速發展,民宿管家未來也將會成為“搶手”的職業,李乃送亦認同此觀點,“身邊不少人都想來參加民宿管家的培訓,合格上崗后就能實現家門口就業。”
圖為白巖村民宿。 周燕玲 攝
在白巖村,跟李乃送一樣擔任民宿管家的村民共有10人。返鄉青年王情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專業的管家培訓和考核后,她成了白巖村牧云澗民宿第一批入職的民宿管家。
王情坦言,民宿管家的工作并不簡單,在客人下單預訂房間的那一刻起,民宿管家就必須擔當起來,不僅要安排客人的房間、餐食以及各種活動,有時候還會對客人進行“一對一”服務,用自身技能讓客人體驗“回家”的感覺。
圖為游客體驗白巖村的篝火晚會。 周燕玲 攝
由于工作努力及自身專業技能的不斷提升,王情很快從民宿管家晉升為店長助理。2022年,王情成功應聘上村里鄉村旅游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每月工資超4000元,目前王情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幫助合作社發現并培養民宿行業人才。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民宿行業正處于當紅與長紅的十字路口,民宿管家在數量上存在較大的缺口,民宿管家標準化、職業化、合規化將成為主流趨勢,“民宿管家的人才隊伍擴大,將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完)
【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