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紅土地上的綠色奇跡

本文來源:人民網 閱讀:68177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鐵長鄉的茶園里,茶農們正在??收茶葉。
  張 平攝(人民圖片)

  【近鏡頭】碼頭建筑古色古香、觀光小火車穿梭于江畔花海、汀江之上木船悠游……一名網友在分享旅行體驗時,用“世外桃源一般的客家古鎮”形容福建省長汀縣新橋鎮曲凹哩碼頭周邊的美景。

  

  這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古碼頭,記錄著“客家母親河”汀江昔日航運的繁榮,也見證了長汀從禿山惡水到生態家園的歷史巨變。

  作為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歷史上的長汀山清水秀、林茂田肥。但近代以來對森林的嚴重破壞,加上環境、土壤等自然因素,使長汀一度成為中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青年們紛紛外出打工,甚至發誓“再也不回長汀”。

  從封山育林到“以電代燃”,從單一種植馬尾松到擴展樹種、增綠提質,從覆綠固土到養山涵水,長汀人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攻堅之力,不懈探索,為昔日的荒山禿嶺披上綠裝。20多年來,長汀全縣水土流失率從23.82%降至6.78%,森林覆蓋率提升至80.31%,“火焰山”變“花果山”的家園之夢成為現實。

  父輩治山植綠,子輩接棒興業。如今在長汀,一大批“綠二代”“綠三代”將新理念新技術帶回板栗林中、油茶山上,旅游產業也隨之興起。2021年,長汀縣接待游客628.63萬人次,產值達54.27億元。良好生態吸引了更多人來到長汀古城,了解這座“世界客家首府”的歷史文化,客家十番音樂等非遺文化的樂演之聲,也在汀江古戲臺上久久回蕩。

(責編:薄晨棣、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