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5959
中新網北京5月29日電 近日,有媒體報道滁河水質出現污染,出現魚蝦大量死亡現象,引起廣泛關注。
在媒體調查時,不僅遭遇當地否認三連,在記者追問是否對水質做毒性分析時,滁州市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稱:“喝茅臺也能喝死人,需要對茅臺做毒性分析嗎?”
??央視新聞報道截圖
全椒縣水利局的一名黨組成員則表示:“我說真話,我還有兩個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該過多地問這些事情。”
??央視新聞報道截圖
隨即,該言論在網上引起熱議。
根據《安徽日報》報道,5月28日下午,安徽省委書記韓俊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聽取滁河水質污染事件調查及處置情況的匯報,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責問責工作。
報道稱,省委對此高度重視,責成省政府、省紀委監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滁河水體污染事件進行徹查。
會議聽取了省政府、省紀委監委和滁州市委初步調查情況匯報。初步查明,5月7日,全椒縣富信石油助劑有限公司原料倉庫發生火災,造成甘油、糖蜜和危化品粗甲醇等混合物經地表徑流進入附近的溝渠和管網。全椒縣通過筑壩截污抽排等措施,將部分外泄污染物集中收集存放處理。
5月11日,全椒縣發生約50毫米降雨,致使尚未清理的殘留在溝渠和管網中的污水經花園水庫進入襄河。5月22日,全椒縣未經科學論證,盲目決策,以保障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和沿滁河地區農業用水為由,安排駟馬山管理處從長江提水,并將襄河口閘開閘放水,致使滁河部分河段水體渾濁、黑臭、溶解氧下降、魚蝦大量死亡。
根據《安徽日報》報道,事發后,安徽省委、省政府責成滁州市迅速采取處置措施,封堵相關污染水體,密切監測水質變化,制定實施水體修復方案。
會議指出,這起滁河水質污染事件,是一起重大的生態環境損害事件,后果十分嚴重,性質十分惡劣。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復雜,但處置過程拖延拖沓,造成嚴重后果。
“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處置過程中心存僥幸、亂作為,面對問題遮遮掩掩,總想蒙混過關,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個別干部面對媒體采訪時信口開河,造成不良影響。這起事件反映出少數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作風不嚴不實,程序意識、法治意識淡薄。”
根據報道,此次會議強調,要加強分析研判,制訂科學方案,抓緊妥善處置涉事企業廠區內受污染土壤、附近溝渠底泥以及下游池塘內暫存污水,確保在主汛期來臨前處理完畢。要在涉事企業下游溝渠及有關河道內構筑攔截壩,堅決防止河水沖刷河道內殘存污染物,堅決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會議還強調,要徹查事件全過程,理清屬地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責任,絕不掩蓋真相、絕不推卸責任。要依據干部管理權限,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對失職瀆職干部進行處理,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
5月29日,安徽滁州發布關于滁河水體污染處置進展情況的通報。
通報稱,近日,由于全椒經開區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劑有限公司原料倉庫發生火災,部分污染水體外泄,導致滁河部分魚蝦死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發后,省、市迅速采取措施進行處置,封堵相關污染水體,密切監測水質變化,邀請省內外專家研究制訂修復方案。同時,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全椒縣開展全面調查。
通報提到,目前,全椒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已被免職,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完)
【編輯:唐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