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4659
杭州多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杭州互聯網法院 供圖
中新網杭州5月28日電(郭其鈺)5月28日,浙江杭州互聯網法院聯合杭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郵政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司法建議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好發揮網絡社會治理“啄木鳥”的積極作用。
當前平臺經濟發展迅速,如何加強平臺生態協同治理、保障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需要各方共同“抓前端,治未病”。
根據《合作備忘錄》,參與簽署的各行業主(監)管部門將更加主動融入國家治理、社會治理,通過強化信息共享、調查協作、線索移送,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發布典型案例等,支持強化司法建議工作,推動實質性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優化網絡營商環境,促進數字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為確保把司法建議真正落到實處,《合作備忘錄》還明確,各行業主(監)管部門和杭州互聯網法院將共同探索相關行業司法建議反饋和整改機制,對主(監)管行業各單位落實司法建議的工作情況適時開展檢查監督。
“司法建議是落實依法治網的重要舉措,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算法規制、平臺治理、不正當競爭等新問題新矛盾,我們可以通過司法建議進一步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持續加強網絡法治建設。”杭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趙自芳表示。
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網絡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將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實施。對此,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汪曉敏表示,將在平臺治理、反不正當競爭等領域向杭州互聯網法院提供支持,以司法建議實現合作共治,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
“促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我們堅持辦案與治理并重,如在辦案中通過審結發布一批涉平臺經濟典型案例,為平臺經營者提供更加具體的市場競爭行為指引。”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陳增寶介紹。
在網絡社會治理方面,杭州互聯網法院針對11類涉網案件審判實踐中發現的平臺監管漏洞、個人信息泄露、網絡黑灰產業鏈、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新技術應用等問題,向相關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發送司法建議24份,及時預警平臺運行、行政執法、社會治理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健全府院聯動、內外協同的網絡糾紛綜合治理體系。(完)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