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5612
中新社河池6月2日電 題:廣西河池白褲瑤易地扶貧搬遷 生活一步跨千年
作者 蔣雪林 林浩
“砰!”一聲清脆的鳥槍響起,這不是狩獵的槍聲,而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瑤望天下景區白褲瑤民眾用來迎接賓客的最高禮儀。
朝天空開槍迎客的人名叫何金文。今年55歲的他,是一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民眾。他是瑤望天下景區的員工,他的家就在與景區一路之隔的朵努社區。
朵努社區是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7年年底,總投資4.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游開發項目——王尚片區安置工程竣工,安置了包括何金文在內的1227戶6489名白褲瑤民眾。
何金文一家原住在南丹縣里湖瑤族鄉懂甲村,那里地處大石山區,自然環境惡劣,資源匱乏,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貧困。2017年搬遷到朵努社區后,何金文告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也告別了貧困,他和妻子都成了瑤望天下景區員工,兩人月收入數千元。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因成年男子常年穿著白褲而得名,總人口約5萬人,主要聚居在南丹縣境內,至今仍遺留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文化信息,被譽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白褲瑤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一個古老族群,狩獵是他們原始的傳統習俗。
鳥槍,也叫火銃,是白褲瑤最原始的狩獵工具,以前主要用于打地鼠和野雞等那些危害莊稼的動物?!拔覀冊缫巡辉籴鳙C,在景區門口用鳥槍鳴槍,主要是用來迎賓?!焙谓鹞膶τ浾哒f,他一共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已嫁,另一個還在廣西南寧讀大學,每月約需1500元的生活費,“我們夫妻倆現在的收入,能維持生活基本開支?!?/p>
南丹縣瑤望天下·歌婭思谷聯合景區常務副總經理吳華清表示,在景區門口迎客的白褲瑤民眾,他們所有的鳥槍,都經當地公安部門備案,只作為道具使用。同時景區加強對槍支使用的登記和保管,客人只能和他們合照,不能私自拿槍。
作為易地扶貧搬遷配套工程,瑤望天下景區以白褲瑤民俗為主題,探索出“移民搬遷+民俗文化+全域旅游”的發展新模式。吳華清說:“我們讓搬遷的白褲瑤民眾到景區表演、展銷旅游產品,增加他們的收入,也解決了我們的用工問題?!卑籽潿幍陌徇w民眾,生活“一步跨千年”,從原始的農耕生活,成為現代旅游服務從業者?,幫煜隆じ鑻I思谷聯合景區安置和帶動了2000多名白褲瑤民眾就業。
5月22日,白褲瑤民眾在瑤望天下景區門口進行民俗表演迎客?!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攝
同為易地扶貧搬遷的民眾,朵努社區居民何文兵也來自懂甲村。今年32歲的他,16歲就外出闖蕩,做過計件工人,也做過群眾演員、電商,還開過傳媒公司。如今他是廣東東莞市某勞務公司的合伙人。
何文兵表示,看到有些父老鄉親搬到朵努社區后,因沒有技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他和河池市一家技工學校合作,組織鄉親們參與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高空作業、電焊、電工、空調安裝維修等專業技能。培訓業務開設后,不僅朵努社區的民眾參加,南丹縣很多有意愿外出務工的民眾也報名參加培訓。
“我從2018年10月開始組織培訓,培訓人數已達5219人,2019年4月開始從事勞務派遣工作,截至目前共服務2850人次?!焙挝谋f。
何文兵表示,白褲瑤的銅鼓文化、陀螺文化、服飾文化、婚戀文化、歌謠文化、葬禮文化和狩獵文化,獨特而有魅力。在帶領白褲瑤同胞致富的同時,他最想做的是扛起傳承白褲瑤文化的重任。他拿起攝像機,記錄搬遷后的白褲瑤民眾生活,并將所拍攝的素材,制作成紀錄片在村里放映。(完)
【編輯:田博群】
《2024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報告》發布:八大功能保護未成年人隱私信息
5月31日,快手發布《2024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快手在2023年持續升級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在不斷提升
第七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舉行,快手文娛出品榮獲多個獎項。
為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培養小朋友們文明參與交通的意識,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組織民警輔警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