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2024西島生態藝術節啟幕多元形式傳遞綠色發展理念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亞6月5日電 (記者 胡默達)6月5日,2024西島生態藝術節暨世界環境日系列環保主題展在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啟幕。本屆藝術節以“讓西島更美,迎海龜回家”為主題,通過“生態+藝術+公益”等多元活動形式,推動當地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理念。

2024西島生態藝術節發布會現場。潘旭臨 攝

  藝術節開幕現場,《那島、那人、那事》《珊瑚海龜》等6場環保主題展、《回歸計劃》藝術展和公益微電影《飛翔的海龜》發布會等活動陸續啟動;三亞短肢領航鯨的救助志愿者現身講述救援故事;還有百余名島上居民、游客和藝術家參與世界環境日凈灘凈海志愿服務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藝術節注重“以文促產”,借助微電影、歌曲、文創作品等載體,將藝術節IP與文化產業發展結合,以期提升西島生態旅游品質。天涯區文旅局負責人表示,藝術節旨在通過藝術的力量傳播環保理念,推動西島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生態+藝術+公益”的發展新路子。

  西島,全稱西瑁州島,位于海南島最南端的三亞市以西8海里的西南海面上,是重要的南海前哨,如今也是三亞知名的生態旅游景區。2017年,西島正式啟動“美麗漁村”建設。島上先后成立了綠色生態可持續服務中心,推行“愛島卡”和“工分卡”創新模式,鼓勵村民參與環保行動,并通過回收島上廢棄物進行文創研發,將西島文創館轉型為生態宣傳中心,提升島上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

  西島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政授告訴中新網記者,海島本身生態環境較為脆弱,伴隨西島的旅游開發,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一些挑戰。他認為,為了保證經濟更好發展,必須要保護環境。藝術節的啟動將提高島上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在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島參觀的同時,更好地提醒游客將廢物帶出島,并進行循環利用,減少島上的環保壓力。

  近年來,隨著西島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文旅服務的提質升級,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西島,帶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今,西島已成為三亞推進“生態島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為繼續做強旅游產業,島上的生態建設正在進入新的階段,“零碳島”規劃呼之欲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管理中心首席科學家陽平堅在藝術節現場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所謂“零碳島”,是指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或人為技術的吸收,使西島上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達到一個均衡狀態。他指出,更多地使用低碳甚至無碳的能源,比如在島上建設光伏、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以及通過對島上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利用森林去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都可實現“零碳島”的建設,兼顧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

  據悉,本次藝術節由西島社區公益基金主辦,海南省慈善總會等協辦,將持續到10月8日結束。在為期4個月的活動期間,西島全域將化作一個藝術創作舞臺,為全球具有生態意識的藝術家提供參展、創作的合作平臺,借助藝術家的敏感視角,挖掘和發現西島的生態美和人文美,持續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物多樣性、海洋健康,以及倡導人居環境、倡議生態可持續化發展等綠色理念。(完)

【編輯:李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