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大連瓦房店西楊蝦皮:古法傳承下的味蕾傳奇

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通訊員 晉澤喬)走進大連瓦房店市西楊鄉渤海村周成鋼的蝦皮作坊中,陣陣鮮氣彌漫在空氣中,周成鋼正在有條不紊地沖洗著從海里新撈出的毛...

(通訊員 晉澤喬)走進大連瓦房店市西楊鄉渤海村周成鋼的蝦皮作坊中,陣陣“鮮”氣彌漫在空氣中,周成鋼正在有條不紊地沖洗著從海里新撈出的毛蝦,一步步按照“拉鍋沿”的傳統方式,制作這不可多得的鮮美。

每年六七月份是毛蝦捕撈的最佳時節,捕撈上來的毛蝦要第一時間送往村里的蝦皮作坊進行加工,保證蝦皮的“第一口鮮”。將剛捕撈上來的毛蝦過水清洗干凈,再用大鍋水煮,沸騰的水產生大量帶有雜質的氣泡后,人工再把漂浮在表面上的氣泡撇去,將煮好的毛蝦撈出來瀝水冷卻自然晾涼,期間時不時地翻動,晾涼后的濕蝦皮可以直接食用,這就是被當地人稱的“拉鍋沿”蝦皮。 

周成鋼是渤海村加工蝦皮的大戶,他表示,“依托西楊鄉的海域優勢,我們村有很多家干蝦皮加工,我干的時間比較長,有20多年了。通過“拉鍋沿”的加工方式,蝦皮味道鮮美,非常受客戶的歡迎,我家年產能達到2萬多斤,不愁賣,客戶全國各地都有,就這兩個月能掙80多萬元。

瓦房店市西楊鄉將軍石海域地處北緯39度,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品質上乘的毛蝦,為蝦皮的制作提供了最優質的原料。區別于其他地方的干蝦皮,西楊渤海村的蝦皮紅尾白身,形態呈鉤狀,肉彈皮軟,濕蝦皮保持了毛蝦的原汁原味,也被稱為“金鉤蝦皮”。因其口感上乘,擁有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且能夠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鮮美而備受市場青睞。如今,“瓦房店蝦皮”憑借獨特的風味,已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保護標識認證。


據了解,今年西楊鄉毛蝦專項捕撈產量125噸,1斤毛蝦約能制作出六兩蝦皮,年產值達6百萬元左右。渤海村的村民們將智慧凝聚到“拉鍋沿”的傳統工藝中,制作味鮮質優的濕蝦皮,將“鮮味”送到到消費者面前,擴寬村民的增收渠道,成為當地人增收的“金字招牌”。

 

【免責聲明】獨角新聞未標有“來源:獨角新聞”或“獨角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獨角新聞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如有侵權及職業道德監督電話請聯系獨角新聞:13478671922(微信同號)

全國各縣市區如需商務合作請聯系田先生:18698678800(微信同號)

大連市新聞爆料請聯系晉主任:13904286277(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