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18519
中新社杭州10月1日電 題:亞運瞬間:什么是體育最美的樣子?
作者 張煜歡
10月1日,杭州亞運會賽程過半。回顧上半程,這場盛會讓人們見證到體育競技的無窮魅力,也在一場場精彩比賽中感悟到體育的“別樣之美”。體育之美,在于拼搏到底的信念,也在于收獲真摯友誼、寬容每一次失敗……一個個瞬間,凝聚起亞洲體育文明新風尚。
體育賽事之所以吸引眼球,其精彩之處,往往在于運動員咬牙到底的拼搏精神,突破自我的信念支撐。
9月28日,杭州亞運會女子200米蛙泳決賽上中國選手葉詩文獲得金牌。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在本屆亞運會上,中國游泳隊收獲28金21銀9銅共58枚獎牌的成績,位列游泳項目金牌榜首位,金牌數創亞運歷史最佳。在眾多“金牌選手”中,葉詩文是令人無比感動的存在。
在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上,年僅14歲的葉詩文橫空出世,摘得兩枚金牌。2012年,她又在倫敦奧運會上接連摘金。作為中國泳壇首個“大滿貫”得主,葉詩文卻在2014年仁川亞運會后陷入沉寂,此后暫時離開泳池投入學業。
“但如果就這樣放棄,可能我之后人生的每一個困難都跨不過去了。”葉詩文說。突破光環,她選擇重新回到泳池刻苦訓練,最終時隔9年再獲亞運金牌。這次奪金后,葉詩文在職業生涯中首次于賽后激動拍水慶祝。
在體育大賽中,“后浪”的崛起自然勢不可擋,但運動員的個人信念與精神力量,卻能突破人們關于“運動規律”的想象。
杭州亞運會上,只要丘索維金娜一現身,歡呼總能響徹現場。在體操女子跳馬比賽中,代表烏茲別克斯坦出戰的她以0.15分的微弱差距名列第四,當她展開雙臂致意,全場觀眾為她送上了熱烈的掌聲與最真的敬意。
丘索維金娜7歲開始練習體操,參加過8屆奧運會,經歷多次退役又復出。今年已48歲的她仍然活躍在體操賽場,是體操界的傳奇人物。她為國家、榮譽而戰,為患白血病的兒子而戰。如今,丘索維金娜的兒子已痊愈,“享受比賽”的她又開始為巴黎奧運會繼續努力,續寫新的“體育神話”。
9月28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競技體操女子跳馬決賽賽后,烏茲別克斯坦選手丘索維金娜向觀眾比心?!?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體育無國界,當觀眾們為拼搏到底的運動員們獻上誠摯祝福,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之花也在悄然綻放。
對于中國游泳選手張雨霏而言,日本名將池江璃花子是對手,更是朋友。今年7月的福岡世錦賽上,張雨霏在手心寫下“Be the best of yourself(做最棒的你自己)”并展示給池江璃花子看,約定在杭州相會。
上屆雅加達亞運會中,池江璃花子斬獲6金2銀,被亞奧理事會評為該屆亞運會“最有價值運動員”。但2019年變故襲來,池江璃花子患上白血病。與病魔抗爭,再到艱難復出,池江璃花子沒有向命運認輸。此次亞運會女子50米蝶泳比賽中,分獲金牌與銅牌的張雨霏和池江璃花子在頒獎儀式后相擁而泣,張雨霏還將一個隨身攜帶的熊貓飾品贈給對方。
如此場景還有許多,在乒乓球男團小組賽間隙,越南隊選手紛紛上前與中國選手馬龍合影,新加坡隊圍棋選手康占斌向柯潔贈送紀念徽章以示友好,泰國選手同獲得滑板項目男子碗池冠軍的中國選手陳燁碰拳以示祝賀……豐收時節,賽場內外,各國選手共同收獲著友誼與成長。
對于體育競技而言,奪冠與勝利、鮮花與掌聲是其光鮮一面,但失誤與挫敗同樣在所難免,對于競技水平高超的實力選手來說亦是如此。
在杭州亞運會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預賽中,首棒出發的汪雪兒搶跳犯規,被判取消比賽成績,中國隊也由此無緣決賽。賽后汪雪兒掩面哭泣,并在社交平臺上自責道歉。對于這一結果,不少網友安慰汪雪兒道,“緊張的心情可以理解,誰都有失誤的時候”“沒事我們還年輕,下次再來過!”
乒乓球女雙項目上爆出冷門,中國兩對女雙組合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王藝迪雙雙折戟于1/4決賽,意味著中國隊無緣包攬乒乓球項目全部金牌。對此網友們也不再推崇“唯金牌論”,而是將祝福與期待送給選手,鼓勵她們勇往直前,在下個賽場發揮出應有水平。
如今,對于諸多失誤場面,觀眾們給予著更多體諒,選擇客觀看待運動員的高光時刻和低谷時期,寬容的輿論氛圍也有助于運動員走出失敗陰影。勝敗乃兵家常事,正是“體育之美”的哲學體現。(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