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體育 >

(杭州亞運會)短跑出彩、小將出新中國田徑19金超目標收官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5499

  中新社杭州10月5日電 題:短跑出彩、小將出新 中國田徑19金超目標收官

  中新社記者 邢翀

  杭州亞運會田徑比賽5日落下帷幕,中國田徑隊以19金11銀9銅收官,創下了自1994年亞運會以來的最佳戰績,同時也超越了賽前制定的13金至15金的目標。

  百米、接力收獲四金  中國短跑挺過“陣痛期”

  包攬象征著亞洲速度的男女100米、4x100米接力四枚金牌,是中國田徑在本屆亞運會上最大亮點。在亞運會前的世錦賽上,中國短跑自2009年以來首度缺席,被外界解讀為陷入后繼無人的尷尬。亞運一役大放異彩,中國短跑正在跑出新老交替的“陣痛期”。

  上屆亞運會蘇炳添奪冠加冕“亞洲飛人”,東京奧運會又創造亞洲紀錄9秒83,謝震業、葛曼棋以及男女接力都在奧運會上創下了好成績。進入巴黎奧運周期,傷病和年齡給他們造成不小沖擊,本賽季蘇炳添提前結束征戰,謝震業舊傷復發成績一般,女隊大姐韋永麗一度也有退役想法。賽前普遍認為,此番征戰形勢并不樂觀。

10月3日,中國隊以43秒39獲得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女子4x100米接力決賽冠軍。圖為中國隊第三棒選手袁琦琦(右一)與第四棒選手葛曼棋(右二)進行交接棒。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但在杭州亞運賽場,中國短跑強勢歸來,謝震業決賽突破十秒大關,跑出9秒97的個人最好成績強勢奪冠;經歷恩師離世的葛曼棋從悲傷中走出,這位25歲的“女飛人”為中國隊拿到了久違的女子百米亞運金牌。他們重拾狀態,跑出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力項目上,陳冠鋒、嚴海濱、陳佳鵬等小將表現優異,最后一棒陳佳鵬展現出超強的沖刺能力,最后關頭超越日本隊拿下金牌;女隊磨合更勝一籌,梁小靜、韋永麗、袁琦琦和葛曼棋彌補了上屆亞運會摘銀的遺憾,以領先近1秒的優勢奪冠。挺過新老交替的“陣痛期”,中國短跑再一次宣告亞洲速度屬于中國,為巴黎奧運會備戰積累信心。

  新秀表現亮眼  中國田徑未來可期

  四年前才轉為職業運動員的陳佳鵬,第一次參加亞運會就成為中國接力奪冠功臣。和他一樣,本屆亞運會諸多小將表現搶眼,突破自我、成就個人職業生涯榮耀時刻,同時也在扛起中國田徑未來大旗。

  “00后”選手王琦、孫啟豪在男子鏈球、男子十項全能上帶來驚喜,這是中國隊分別時隔29年、21年再奪該項目亞運冠軍;19歲的熊詩麒在女子跳遠決賽大幅提升個人最好成績,以6米73奪冠,這一成績在國際賽場也頗具競爭力;女子100米欄林雨薇12秒74奪冠,同樣創造個人賽季最好成績并成功達標巴黎奧運會;中國田徑首位歸化選手鄭妮娜力克服傷病影響,在女子七項全能奪冠,目標是沖擊巴黎奧運會前五。

10月5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男子馬拉松比賽在杭州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觀帶舉行,中國選手何杰(右)以2小時13分02秒獲得冠軍。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男子馬拉松賽場,中國隊更是取得歷史性突破,24歲的何杰為中國隊拿到了亞運參賽史上首枚男子馬拉松金牌,而他2018年才開始接受專業訓練,2021年加入國家隊。無論是時隔多年重奪金牌,或是首奪冠軍創造歷史,其意義不止于提振信心,非傳統優勢項目具備了沖擊更好水平的可能,讓外界看到一個正在全面發展中的中國田徑。

  與此同時,中國隊在優勢項目上繼續保持統治力。女子三大投擲項目鉛球、鐵餅、鏈球冠亞軍均實現“以老帶新”包攬,在奧運會、世錦賽屢創佳績的鞏立姣、馮彬、王崢帶領三名小將拿下金銀牌,展現出扎實的梯隊建設;切陽什姐、楊家玉、王欽等競走老將與張俊、馬振霞等新秀攜手,將競走三金收入囊中;此外,男子跳遠、男子三級跳遠等項目冠軍均未旁落,夯實亞洲范圍霸主地位。

  上屆亞運會田徑賽場,中國隊與巴林隊各得12金。短跑出彩、小將出新,中國田徑在杭州亞運會更上一層,以19金11銀9銅排名參賽隊伍榜首,超目標完成奧運會前的“中考”任務,為備戰巴黎奧運會“大考”注入更多信心。(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