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體育 >

中國藏族運動員首獲奧運金牌高原奔跑者:看到更多可能性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21714

  中新社青海多巴10月9日電 題:中國藏族運動員首獲奧運金牌 高原奔跑者:看到更多可能性

  作者 胡貴龍 張添福 陳宗淇

  “你是你阿爸拋撒風馬時,飄向空中最高的那一只;你是你阿媽擠奶時唱起的,最美的那一首歌。”藏族詩人阿頓·華多太2012年的舊作,近日再被民眾翻出并吟誦。

  其起因在于11年后的這個金秋,詩歌的主角——青海草原姑娘切陽什姐,遞補獲得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

  日前,又斬獲一枚杭州亞運會金牌的切陽什姐,回到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內的青海省體育工作一大隊,百名隊員們蜂擁而上要求合影。

10月4日,中國田徑運動員遞補奧運獎牌儀式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遞補獲得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銀、銅牌的切陽什姐(左二)、劉虹(左一)、呂秀芝(右一)登場領獎。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藏語里,切陽什姐的名字,代表著幸運。16歲時,生活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一戶普通牧民家庭的她,進入青海省體育運動學校練習中長跑,而競走隊選拔時,她被隊友拉去助陣當“陪練”,卻意外開啟中國首位藏族奧運金牌獲得者的競走生涯。

  “奧運會金牌對我而言,沒有太多意義。”但獲頒金牌時,切陽什姐仍淚灑獎臺,“因為太久了,還是有太多遺憾。”

  作為切陽什姐運動及生活伴侶,青海競走運動員扎西楊本亦喜極而泣,“替她開心!她對于我們,應該是‘天花板’的運動員。但她不管獲得什么榮譽,第二天,總會重新開始,真正做到了‘從領獎臺下來,從零開始’。”

10月4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混合35公里競走團體決賽在杭州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觀帶舉行,中國隊以5小時16分41秒的成績獲得冠軍。圖為中國選手切陽什姐與親友在賽后合影。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切陽什姐向世界展示了藏家姑娘堅韌不拔、勇于攀登的精神。”青海省海北州州長張勝源如是評價。

  “一枚奧運金牌,成為青海體育的新期待,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切陽什姐說。

  來自海北州的藏族小伙郭魁智嘉,2012年還在山上放羊,當時他通過手機短信得知切陽什姐獲得奧運會獎牌。

  “我不懂競走,覺得競走就是扭著屁股走。”彼時,看了視頻回放的郭魁智嘉,對競走嗤之以鼻,“但后來,我自己也成了青海省體育工作一大隊的競走運動員。”

  “我很享受競走,競走體現一種堅韌不拔的美。”如今,郭魁智嘉言辭自信。

10月6日晚,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杭州第19屆亞運會男女混合35公里競走團體金牌獲得者切陽什姐抵達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青海省體育工作一大隊中長跑一組主教練尹順金說,“以前,大隊里藏族孩子相對少一點,但現在受到切陽什姐的激勵,藏族運動員占很大比例。他們出生地海拔高,體質適合耐力項目,而且樸實、能吃苦。”

  如今,郭魁智嘉跟大隊里的扎西楊本、李毛措、仁青東智布、梅增彪、季海英等競走及中長跑運動員,都在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訓練,并在國內外嶄露頭角。

  尹順金說,參加高原訓練,會很快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耐力和血紅蛋白水平,“希望年輕一代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要躺在功勞簿上。”(完)

【編輯: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