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0.03.19期 >
A08-“文藝戰疫”老友記

A08-“文藝戰疫”老友記

在“文藝戰疫”的隊伍里,除了正當壯年的文藝工作者在從事與疫情題材有關的藝術創作之外,還有許多老年文藝工作者,雖然已經退休,但依然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力,在創作以外,為對抗疫情發揮著余熱。

指揮家鄭小瑛為87歲“小老弟”加油

3月5日傍晚,一張名為——“落日余暉下的這個瞬間,刻骨銘心”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一線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送病人做CT返回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

這張照片被發到朋友圈后,打動了很多人,也引起了中國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的注意,她發現這位87歲的老先生竟是自己多年前文工團里的“小老弟”王欣。于是連發兩條朋友圈為這位“小老弟”加油打氣,期待他康復后用琴聲答謝白衣天使。

3月14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連線在廈門家中的鄭小瑛,得知自己的這位“小老弟”病情好轉,鄭小瑛高興得像個孩子。

“我們有值得回憶的文工團生活”

回憶起與王欣的戰友情,要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鄭小瑛當年投奔解放區,在開封成為中原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的文訓班成員時,還不到20歲。1948年,文訓班改成文工團跟隨解放大軍南下,鄭小瑛和同伴們一起來到武漢,接管了武昌藝專(武漢音樂學院現址)。王欣就是鄭小瑛在文工團時期的小伙伴。

回憶起當時的王欣,鄭小瑛笑說“他是個調皮的家伙”:“因為他是我們隊伍里面最小的一個,也就十六七歲吧,所以我們都由著他性子來。從吹小號到拉小提琴,他都愿意嘗試。”1952年,鄭小瑛離開武漢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聯系也就少了,1990年她去武漢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指揮紀念貝多芬220周年誕辰音樂會時,他還坐在樂隊中。

近30年后的2019年11月,鄭小瑛再次應邀赴武漢演出一場“巾幗芬芳馨香盛放”音樂會。為了這場音樂會,鄭小瑛提前4天來到武漢愛樂樂團排練。當時86歲的王欣聽說后專程從醫院跑出來要見一見自己的“老大姐”,并全程跟著聽完排練。

回想起當年,兩位老人有著說不完的話。鄭小瑛感慨地說:“那時他已是我們樂隊里頭唯一能夠走動的人了。當時來看到我好高興啊,一把抱著我,說‘我的貓兒姐’!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有個綽號叫‘大貓’,可是聽他叫‘貓兒姐’還是第一次,這是80多歲老人難得重逢爆發的情意吧!可是他已白發蒼蒼,又十分消瘦,我都認不出他來了。”

回憶起過去,鄭小瑛忍不住興奮:“我跟王欣有那么三年多非常值得回憶的文工團生活。當年的同事們都是熱血青年,熱情、單純,大家對那段艱苦樸素卻生氣蓬勃的生活都非常留戀,同志之間的感情特別深厚。”

“相信他一定能渡過難關”

“我因為很久沒有武漢老朋友的消息,他們都老了,有的不會用手機,也不用微信,所以根本就找不到他們。”前不久鄭小瑛還是通過王欣的女兒知道他患新冠肺炎的消息,而且是重癥:“我很擔心他,也很難過,眼前總是出現他年輕時候的樣子。”

當在網上看到王欣舍不得離開夕陽的畫面時,鄭小瑛很感慨:“他是一個搞音樂的人,內心有很豐富的感情,他要求駐足夕陽,肯定很留戀人生。我很感動。感謝大夫能夠理解他的心情,沒有匆匆忙忙地把他推走,滿足了老人的愿望,才讓我們看到這個溫馨的畫面。”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王欣老先生各方面情況已顯著轉好,最近核酸檢測陰性,CT提示肺部病變較前改善,整體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鄭小瑛特別開心,她連夜把和王欣的合照都找出來,發了兩個朋友圈,鄭小瑛說:“我真的太高興了,相信在這么溫暖、有愛心的醫護人員的照顧下,他一定能渡過難關,再展笑容。”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倫兵田婉婷

八旬曲藝老編輯組團“曲藝戰疫”

陳連升,原中央廣播電臺的曲藝編輯,也是著名的曲藝專家,如今已經八旬開外,退休在家。在疫情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建了一個“特殊”的朋友群。在這個曲藝名家薈萃的群里,他不僅為曲藝名家們出謀劃策,創作曲藝戰“疫”作品,同時在這個群里收集優秀作品,并親自編輯成集,通過網絡傳播。

在陳連升的這個專門為戰“疫”創作建立的群里,既有他的“老”朋友,如曲藝家崔琦、相聲表演藝術家李立山、曲藝作家廉春明、相聲表演藝術家劉俊杰等,也有他的“小”朋友,如中國文聯副主席劉朝以及青年演員王波、應寧等。

作為參與者之一,陳連升曾經推動相聲《友誼頌》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傳播,如今趕上全民戰“疫”,他認為推動和幫助曲藝家們參與其中,創作更多優秀作品,是他的一個責任。隨著“文藝戰疫”的深入,陳連升開始收集和整理防疫作品。截至今天,他親自收集、整理和編輯了百余部作品并編成《抗疫作品綜合選》,通過網絡傳播,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些作品里,包括廣播劇、詩歌朗誦、戲曲、歌曲,占比重最大的是曲藝作品,有36部,包括相聲、快板、快板書、京東大鼓、山東快書、評書等多種形式,這些作品的創作者都是為人們所熟悉的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例如藝術家崔琦創作的快板書《蝙蝠的自白》,相聲表演藝術家李立山創作的快板書《站哨臺》《大老馮》《買菜》(王文水表演)等,曲藝作家廉春明創作的快板書《新冠毒哀歌》(程磊表演),優秀青年演員應寧、王磊創作的雙簧《情系武漢》,藝術家李緒良創作的京東大鼓《你太壞!》(崔繼昌表演),文聯副主席劉朝的三部評書作品。

陳老挑選的這些作品,新題材但不放棄老傳統。在內容上不空洞喊口號,有的放矢接地氣,并且符合曲藝藝術的規律和特點,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以小見大、突出現實。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