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貴州小伙唐遠剛,用126天自駕37500公里,花4.2萬環游中國大陸,完成自己的夢想。2019年6月26日,他從廣西東興出發,沿著沿邊公路開啟了一個人的旅程。4個月后,他回到夢開始的地方,用定位在自己走過的“雄雞圖”上畫下圓滿句號。那一刻已是夜晚,熱淚盈眶的唐遠剛在祖國水陸交匯點插上一面國旗,點亮車燈,連閃三下,向祖國致意。
唐遠剛出生在貴州遵義的一個小山村,因為家境貧寒,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年初走,年底回,循環往復。媽媽在家務農,帶著他和妹妹生活。
爸爸常年在外,父子倆相處的時間很少,只能通過電話聯系。爸爸總給他講起去過的地方,新疆克拉瑪依從小就深深留在他的腦海里,“坐火車要坐幾十個小時,幾天幾夜。”從沒有出過遠門的他對外面的世界感到非常好奇,經常在電話里纏著爸爸問,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長大后他不再滿足于爸爸的講述,萌生了“中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頭。
大學時,唐遠剛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到河南鄭州,雖然第一次走出家鄉,可是看世界那粒種子越發在心中自由生長,他多么渴望有一天能夠走出去,親眼看一看自己的國家。
2017年畢業后,他先后到廣東、重慶工作了一年零三個月,因為從事的是偏科研的工作,這期間他強烈感到“越往后可能實現夢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于是果斷辭了職,開始盡心盡力籌備“自駕中國”。
萬事開頭難。雖然唐遠剛沒有跟家里要一分錢,但說服爸媽是必須要過的一道關。他辭職去做這些事情,其實家里面是不理解的,到后來看到他積極的行動,爸媽表示他想做什么事情,他們也會盡力支持。
他先去考取駕照,緊接著買了一輛經濟型小轎車,之后又策劃了兩次試駕,一來練練手,二來看看能否完成一個人上路的計劃。
環大陸自駕之前,唐遠剛從來沒有接觸過戶外駕駛,完全是自駕小白,怎樣降低成本,怎樣適應路況,需要買什么裝備,他都不懂。他知道這件事有很大的風險,為了做到“盡可能平平安安地回家”,便精心設計了兩次不同的試駕路線,為環中國做好充分的準備。
他先從貴州出發,途經四川、云南跑了一圈,那一段路都是高原,路途中不可能天天下館子吃,他就買了一套做飯的戶外工具。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件一件地去解決遇到的問題,積累下不少經驗。
跑完云貴川,休整了一個月后他又跑了一趟川藏線。這一趟跑下來,沒什么高原反應,讓他對自己的身體條件有了底,信心倍增。一個人在路上的各種經驗積累更為可貴,“像遇到爆胎就要學會自己動手,因為后面將要在無人區穿行,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如果沒有上手經驗,到時候會非常慌亂。”
怎么會想到繞著中國大陸自駕一圈?唐遠剛笑言實際上這個想法一直存在,只不過一開始想的是要不要分幾次完成。川藏自駕一圈下來3000多公里,青藏一圈下來也是3000多公里,他心里踏實了,“如果中間不出現什么意外,我肯定能夠一次完成。”
青藏線自駕結束回到家已經是去年5月底了,唐遠剛用一個月的時間又重新仔細梳理計劃,完善裝備。他打定主意,“6月底一定要出發了,如果再晚一點到了東北那邊可能天氣就不是特別好了。”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在國慶節到達北京,到祖國的心臟頂禮膜拜。“我之前都沒有去過北京,正趕上70周年大慶,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門走一走,看一看。我計算過幾遍,應該能趕上。”
揣著微薄的積蓄,帶著必勝的信心,唐遠剛從家鄉貴州遵義開到他選好的自駕起點:廣西東興山海相連地標廣場。之所以選擇那里作為起點,是因為“祖國的海岸線從這里開始,祖國的陸地邊防線也以這里為起點”。
2019年6月26日,唐遠剛出發了,車輪在沿邊公路上滾動,窗外的景色向后飛馳,他一邊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一邊給自己打氣:前方還有幾萬里的路,加油!
對唐遠剛來說,風景帶來的新鮮感很快會過去,真正考驗他的是“每天的重復”。他把日復一日一個人開車當成一種挑戰,他想磨煉一下自己的意志力。“就想看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堅持下來,到底能不能完成”。
出于成本考慮,唐遠剛幾乎全部都走國道,最大開銷就是油費,很少下館子,都是吃自己做的簡單飯菜。有一次燜的一小盆米飯沒有密封就放在了帳篷外面,結果第二天起來一看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螞蟻,他告誡自己以后不能偷懶。
蚊蟲還好,遇到野生動物怎么辦?他一臉淡定:“遇到過蛇啊,沒事的,你不傷害它,它不會輕易亂動,除非你威脅到它了。我還在無人區遇到野狗,把自己的晚飯都給它吃了。”他甚至在西藏遇到郊狼,相互對望一眼,對方默默走開。最后怕的一次是在5231米海拔的地區,他在車里睡了一晚,第二天起來后發現車都凍住了,結了一層冰,好在人沒事。
讓唐遠剛出乎意料的是,一路的國道路況都挺好,水泥路少之又少,即便到了新疆羌塘無人區,也幾乎都是柏油馬路。偶爾因為凍土的原因,會有個別地方的路面不平。還有就是在穿漳江時,因為雨季發生泥石流把這一段路沖毀了。他覺得很多人為了博眼球,在網上說路修得怎么不好或者有車被困等等,故意夸大,誤導別人。
唐遠剛沒想到自己一個人環中國自駕的視頻火了。眾多網友被他走遍神州的真實記錄所感動,并且在他身上看到了堅忍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很多人說得最多的就是感謝:謝謝你替我完成了夢想。起初他本能地想記錄下全過程,方便以后還能回看,隨著關注的人多了,他找來網上的教程開始自學,需要怎么拍、怎么剪、怎么拼接,邊學邊試。他還搜索很多別人拍得好的,反復研究摸索。白天利用走走停停的間隙盡量多拍些好的素材,晚上再用筆記本電腦剪輯發送。他越來越注重拍好這些視頻,想把自己最真實的經歷展現出來。
唐遠剛并不是一個能享受孤獨的人,一路獨行真的是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某個瞬間突然看到一個人,就會特別高興。
他記得非常清楚,從甘肅穿越沙漠到內蒙古時,車子駛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看到蒼茫大漠下的落日,那一瞬間他突然特別想家,情緒變得低落,甚至產生懷疑做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但他知道爸媽每天都在擔心,這時他絕不能給家里打電話,“我就唱唱歌,放松一下”。所幸后面越來越多的人給他留言、互動,成為他路途上最重要的排解孤獨的方式。
讓唐遠剛遺憾的是,他沒能趕在10月1日當天到達北京天安門廣場。但是4天后飛奔到天安門廣場時,看著一派花團錦簇,他依然激動不已。后來他才知道,就算十一當天能趕到,也是看不了現場的。不過能以這種方式來到北京,讓唐遠剛感到特別值得回憶,“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給祖國慶生了。”
2019年10月27日,唐遠剛走遍神州大地,順利回到夢開始的地方。他最欣慰的是,親眼看見了自己的祖國到底是什么樣子,知道了她真真正正的面貌。他覺得最大的收獲是現在無論做什么,都非常享受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
回到家中的唐遠剛感到自己像變了個人,“以前跟家里人會吵架,而且覺得這很平常,但現在會很珍惜他們。”一些想法也悄悄改變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拿金錢去衡量”。
唐遠剛實現了從小種下的夢想,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并且想一直堅持下去。隨著視頻的廣泛傳播,網上也傳來一些刺耳的聲音,比如有人指責他拿著爸媽的錢出去逛,不負責任。他慢慢釋然,“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解釋也沒有意義,珍惜每一個走進你生命里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李喆供圖/唐遠剛
8月中旬,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青年先鋒實踐團開展了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先鋒實踐團的成員們來到重慶市合川區合陽街道花果山社區開展了社區文化節、復工復產暨創建文明城區專題宣講會、慰問社區老黨員等系列活動。
為推進和支持社區文明創城工作,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青年先鋒實踐團大學生志愿者們利用自己的文藝特長為社區居民們帶來了合唱《海闊天空》、相聲節目《脫貧攻堅》、笛子演奏、散打動作展示、吉他彈唱、小品等文化藝術大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體驗大學文化的魅力。精彩有趣的節目不僅吸引了許多小朋友,也贏得了社區居民的陣陣掌聲。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青年學子的精神風貌和青春風采,并激勵大家加入到共創文明城市的建設中,形成了人人爭做創城參與者、宣傳者、實踐者的良好氛圍。
青年先鋒實踐團為社區居民舉辦了復工復產專題宣講會。通過講解活動主題,介紹了國家為推動經濟,針對企業復工復產提出的一些重點要求和出臺的惠民及補助政策;并以典型案例提醒大家要嚴格遵守國家頒布的有關政策規定。
青年先鋒實踐團還慰問了該社區的四名老黨員,陪老黨員話家常、聽老黨員講故事、重溫入黨誓詞。老黨員們談起自己家鄉二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和變化,談起各自的人生經歷和艱苦奮斗、激情燃燒的歲月,談起黨和國家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時,也表達了對青年大學生的期盼。他們勸勉大學生們要常懷感激之心、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更要努力學習、練就本領,為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張書琛通訊員楊欣
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是我國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為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8月25日上午,禮嘉街道白馬社區舉辦了第八屆“今生有你·執手相伴”七夕主題活動,并邀請了轄區18對40年及以上婚齡的老年伴侶作為代表參加活動。
合美藝術團成員帶來的一支舞蹈《草原月光》拉開了活動的帷幕。隨后,社區青年志愿者李姍姍帶來的詩歌朗誦《我在等你》,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
主持人通過視頻為大家講解了七夕的由來和一些民間風俗,雖然大家都曾聽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但還是為牛郎和織女對愛情的忠貞和堅守而感動。
“老婆子,我愛你,謝謝你陪我走過的這些年,以后我們也要好好地過。”在“愛的告白”環節中,每一位丈夫手持玫瑰花,將它送給妻子,并獻上自己的真情告白,現場氣氛瞬間變得溫馨起來。
在分享環節中,劉洪林、黃禮惠夫婦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夫妻相處的經驗。劉洪林講道:“兩個人在一起不吵嘴那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互相理解、信任和謙讓,能夠看到彼此的長處,這樣才能長長久久。”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活動在歌曲《甜蜜蜜》中圓滿結束。
作為白馬社區文化品牌,七夕主題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八屆,系列活動的舉辦既充分弘揚了七夕節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觀,也普及了傳統民俗文化,在社區形成了文明和諧的家庭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王丹丹通訊員李盈
友情鏈接